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及答案
用考网【常识判断】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19 11:25:11
地理常识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需要考生多进行相关试题练习,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一)
1、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当板块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就有可能形成山脉。以下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无关的是:
A、安第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
D、内华达山
2、下列四个节日中,杭州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元旦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3、关于天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农历纪年的闰年一般为383、384或385天
B、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日偏食的时候树荫下的光斑也会缺一块
C、黑洞巨大的引力场使得包括光子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能逃逸而无法进入
D、北斗七星的勺柄一年四季指北,可据此在夜间辨明方向
4、“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
A、立夏桑果象樱桃
B、小满养蚕又种田
C、芒种玉秧放庭前
D、夏至稻花如白练
5、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亚马逊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安地斯山、落基山和内华达山都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由美洲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互相碰撞而成。喜马拉雅山由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正确答案是B项。
2、答案: C
解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 6 月 21 日或 22 日。夏到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元旦是 1月 1 日,劳动节是 5 月 1 日,儿童节是 6 月 1 日,国庆节是 10 月 1 日,因此,儿童节时间离夏至最近,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选 C。
3、答案: B
解析:
中国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分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者384天,故A项错误;黑洞巨大的引力,光线也无法逃脱,故C项错误;北斗星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周期性变动,黄昏时的春季,北斗星的斗柄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故D项错误。
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因此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节气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了解哪个节气出现在六月初。题干引号内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口诀,其中“夏满芒夏署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指的是“夏至”,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为十五天,这样推断,出现在六月初的节气是芒种,正确答案选C。
A选项“立夏”是阳历五月初;B选项“小满”是阳历五月底,D选项“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常识判断题中,经常会考查到节气这个考点。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记住二十四节气口诀,还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时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便于推算。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二十四节气几个需要重点记住的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夏季: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秋季: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冬季:冬至 12月21-23日交节
5、答案: B
解析: 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长度位居世界第二。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也是唯一进入波斯湾的水道。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二)
1、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我国法定人民团体的是( )。
A、陕西省工商联
B、陕西省作家协会
C、陕西省妇女联合会
D、西安某大学的学生会
2、世界四大地热带均沿着板块边缘分布。其中通过中国的有( )。
A、环太平洋地热带
B、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D、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逐年上升导致什么现象?( )
A、雨岛效应
B、热岛效应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
4、下列有关地理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B、秦始皇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开挖了灵渠
C、“和田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主要产自新疆
D、我国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5、对自然地理中“东亚”和“亚太”概念范围的认定正确的是( )。
A、“东亚”包括“东亚”和“东南亚”
B、“东亚”包括中国、日本、蒙古和朝鲜半岛
C、“亚太”包括亚洲、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
D、“亚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及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和澳洲
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答案
1、答案: D
解析:
中共中央党委序列包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工商联和妇联均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组成界别;作协是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组成界别。所以A、B、C三项均为法律承认的人民团体。D中学生会是学生自发性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服从学校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属于法律上的人民团体范畴。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AC
解析:
环太平洋地热带是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及云南腾冲地热田也在这个地热带中。故正确答案为A、C。
3、答案: C
解析: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指大气中温室气体吸收了行星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后向各个方向辐射能量,进而导致行星表面平均温度升高的过程。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能,被称为温室气体。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逐年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
雨岛效应和热岛效应都是跟城市有关的地理现象。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且不断增加,工业发达,工业生产及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居民生活用能等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同时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雨岛效应指的是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产生、发展,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同时城市的下垫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地区降水时间的现象。
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臭氧层空洞跟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有关,跟二氧化碳没过多的直接关系。
4、答案: D
解析:
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内,广东省、广西省、台湾、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和海南省的全部处于热带。
5、答案: BD
解析:
东亚通常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共五个国家。所谓亚太,即亚洲与太平洋的简称。亚太地区一般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因此,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相关知识点:从经济地理概念来看,“东亚”的范围扩大到东南亚,泛指自然地理概念中的“东亚”和“东南亚”。而"亚太"的经济概念只包括亚洲东部沿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濒临太平洋的美洲国家、澳洲国家和南太平洋诸岛国。
看过“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公务员地理常识预测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 上一篇:公务员地理常识试题及答案
- 下一篇:公务员地理必备常识 公务员地理常识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