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正文

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13 12:16:52

  准备参加新疆省公务员的考生们应该要多看些申论范文,以便熟悉行文规则,做好提高分数的准备,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帮助你提分。

  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一)

  防范治理水污染 延续生态文明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达1.4亿人。这些水污染事故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对生态文明的延续发出警告。

  事实上,水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曾经是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的焦点。1950-1960年的日本熊本县水俁湾发生甲基汞污染事件,造成四百多人死亡,超过千人健康受损。1977年,美国拉夫运河发生有毒废物排放事件,当地居民不得不全体搬迁。1986年,莱茵河沿岸化工厂排放的几十余种有机物流入河流导致水污染,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波及两岸4个国家数百万人的生活和生产。

  根据我国1984年颁布、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污染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难度更大,因为洪水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偶然性、在地域上具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则是每时每地都存在。洪水、干旱是天灾,而水污染主要是人祸,治污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也会涉及社会中的诸多方面。

  鉴于水污染无时无刻都在发生,需要加强治理。对此,一方面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严格遵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充分发挥水功能区的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分类管理制度,严格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审批,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建立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切实转变用水方式。

  此外,还要提高和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建立部门间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及机制,逐步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并广泛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的,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那将会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后果,也必将导致整个生态文明的倾覆。

  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二)

  铁饭碗的幸福

  ——明公职人之是 辨幸福感之非

  从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俗语常言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番薯”,公职人员的工作性质、职业操守、人生定位令人赞叹。

  时至今日,关于公职人员幸福感的问题却随之而生,公务员拜金狂潮蠢蠢欲动、灰色收入时有耳闻、高官情妇已不鲜见,公职人的丑闻令人扼腕;公务员抑郁情绪频频出现、晋升瓶颈由来已久、职业成就几无认同,公职人的苦水也如潮涌。无论是群众眼中的“最幸福”,还是自身以为的“被幸福”,“铁饭碗的幸福”依旧扑朔迷离。正有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更不同。”。一言以蔽之,明公职人之是,方能辨幸福感之非。

  以聘任制扫清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

  古语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灵”,公务员终身制疲态百出,无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看半天”的消极工作状态,还是“一元吃饱吃好”的超国民待遇,抑或是“士农工商”的传统高地位,都让公务员行业的社会认知陷入“雾霾”。故此,以公务员聘任制驱散认知“阴霾”的呼声日渐强烈。而落实公务员offcn聘任制则须做好“三要”。即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拓展聘任实行范围、要以“蹄疾步稳”的格调深化聘任层级结构、要以“燕子垒窝”的恒心拓宽聘任公务员上升渠道。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三不”,即终身制度不敢改、聘任员工不重用、聘任岗位不愿来。

  以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部分公职人身处其中难免遭遇“一叶障目”。以为机关生活想象力缺乏、强调“做人”胜过“做事”、晋升机会寥寥无几等刻板印象不断化。究其根源,弊在公务员自身的认识误区。摆正公务员观念上“不幸福”的陋见,要以人民公仆为典范、深化服务心;以贪官污吏为鉴、摈弃虚荣心;与甘于平凡者成列、熏陶实干心;和敢于奉献者为伍、锻造上进心。如此方能坚持“致中和之道”、在浓艳场中试淡泊之守、从纷纭境上勘淡定之操。

  明公职人之是,辨幸福感之非。须引入聘任制方能去民众误解的“疑云”,拨开公务员“被幸福”的迷雾;更须培养中和心淡看自身落差的“雾霾”,摆正公务员“不幸福”的浅见。如此,方能还公众认知的一片青天,方能给公职人补上好一堂“服务课”,方能让铁饭碗真正舒心、民众彻底放心、政府行动大快人心。

  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三)

  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这句话可粗浅解读为城市的起源和安全密切相关。安全可以说是对城市最低限度的要求。城市越大,人口越密集,对安全的需求就越高。一座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与机制,其公共安全的状况,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与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中,每起事故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诱因,但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其共同的根源就是城市体系的高风险性以及城市社会的脆弱性。高风险性一方面体现在现代城市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体系。一个子系统、小环节发生问题,很容易引发各系统连锁反应,因此蕴含着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城市面临着多风险的叠加累积。包括自然灾害的风险、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在多元化过程中潜藏的社会安全风险等。此外,城市对风险的放大效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人口的高密度,使得事故破坏力增强;人际和媒介传播,进一步放大事故的社会影响。通过这些频发的安全事故,城市社会的脆弱性,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感知。

  透过S市的一场火灾和其它一系列城市公共安全事件警示人们,我们要痛定思痛,警钟长鸣,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巨大安全风险。一方面要科学地做好规划布局,分散风险点以减少发生连锁反应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城中村、厂中村等风险高度集聚点的安全防范工作,尤其要确保防灾减灾人力物力的充分配置,决不能因为这是“世界性难题”而无所作为。

  此外,城市的公共安全,离不开市民的参与。城市公共安全,是一个协同治理的过程。公共安全涉及的领域与事项,件件都与市民利益攸关。一方面,政府应畅通社会监督和投诉渠道,发布翔实的质量信息,为市民监督、投诉提供有力。另一方面,市民本身就是公共安全的主体,其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是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这就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对市民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整体的应急能力。

  维护城市的公共安全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时刻警醒,补齐短板,时时排查,方能城市发展有底气,市民生活有安全感。


看过“新疆省公考申论范文参考”的人还看了:

1.新疆公考申论经典范文参考

2.新疆公考申论范文参考

3.2017新疆公考申论经典范文

4.新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

5.2017新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

6.2017新疆公务员申论经典范文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