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08 11:41:09
申论精选范文的阅读是备考重庆公务员必不可少的复习内容,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一)
老有所依
自古以来,敬老尊老都是中国的传统道德,无论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是“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都饱含着浓浓的敬老之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数量大以及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年型社会的等鲜明的特点。根据我国的国情,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而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是新事物,发展中有不足和问题是必然的,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考虑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社区居家养老新途径。
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我们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围绕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三大类,且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也就是说主要关注物质生活的帮困需求,精神思想服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更趋向于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绝不能搞“一刀切”。社区除了提供家庭钟点工、老年应急服务、职业介绍、陪伴服务、家庭病床、心理咨询、托老所等服务供老人选择,还应对老人提出的不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社区要扩大服务的范围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福利设施,除了兴建新的公共设施,还可通过整合周边资源来完善设备,改善居住生活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具体说: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改建和美化室内室外活动场所,这样有利于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例如太极拳队、时装模特表演队、书画社、老年人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等各种兴趣活动小组,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在社区多增加体育健身器械的供给,丰富其种类,这样可以为老年人锻炼身体提供更多的方便。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及评估机制。首先,随着大部分制度改革的开展,政府各个部门要转变观念,认清我国城市中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并不只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只一个民政部门就可以开展好的,它还更需要其他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例如,需要地方财政部门给予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需要卫生部在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社区老人看病提供方便,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需要文化部多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建立老年人协会把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开展各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作为居家养老的直接提供者,社区是基层自治组织,对居家养老服务和老年群体的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服务结构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采取服务监督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开展评估工作的方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此不断完善评估工作,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发展。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人生的迟暮之年,更应该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因此,广泛开展居家养老、社区托老、公办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多种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工作,促使社区养老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
2017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二)
培好政策沃土 涵养公民理性德性
古语有云,“天下之之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民为本制定政策是现代政府必须的职责。然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能仅仅以民众意愿的满足为一切准则,好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政策就如同土壤,肥沃之土可以滋养万木,贫瘠之地则寸草不生。因而,政府应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
国家政策的制定不仅担负满足民众需求、解决民生问题之责,更应承担引领未来发展、涵养民众理性德性之任。1977恢复高考的重大政策,重新唤醒深藏的求知渴望,奏响了中华民族复兴前奏曲;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引发健身热潮,不仅提高了民众身体素质,而且让“好身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3年各地政府大力推进绿色自行车工程,不仅切实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客观上减少了私家车使用,更逐渐培育群众绿色环保的理念,形成良好社会环保氛围;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遍地开花,不仅实现了中国家庭生儿育女的美好愿望,而且将慢慢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人口格局,更会逐渐破除独生子女性格弊端提升人口素养......好的政策已经很多,但是如何更好地培育政策沃土来促进公民理性思考、提升公民自我修养还需要继续探索。
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政府需要听民意。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不能察民之疾苦,如何能让政策为民理解,又如何保障落实到位,更何谈涵养公民德性?某市政府自2014年起斥巨资修建地上轻轨,2015年方竣工,耗资巨大、耗时颇长,完工后发现根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只是形象好看而已,惹得民意沸腾,而真正关乎民众需求的相关领域却无人问津:圈地一年工程无人开展,地面凹凸不平无人管辖,连基本的交通拥堵地方政府都毫无办法......长此以往,公民只有怨声载道,何来德性的涵养?问计于民听民意,问需于民保民生。政府应充分体察民情、听取民意,大小政策都应以民为本,方能得到民众支持,获得真正的效果。
培好政策沃土,涵养公民理性德性,政府需要勤修正。任何政策的出台到落实到出成果都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制定之初经过全面考证、科学设计以及精确推行,过程中也难免会旁逸斜出,因而,要使得政策合乎时代发展、合乎民众需求,政府不能抱着一劳永逸的心态,要努力加强与民众沟通,听取民众反馈,勤于修正方能获得真正成功。2015年国家真正全面放开二孩,此项政策便是由双独二孩、单独二孩等政策逐渐演化而来,从最初的设计到实践过程中问题的暴露与解决,到真正最终符合民众需求,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尽管历史久远但效果极佳,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促进了民众的理性思考,民众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也能够切身参与理性的传扬,让人赞叹。
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政策制定从来不易,好的政策的出台离不开筚路蓝缕的艰辛,更离不开听民意的为政之道和勤修正的勤勉之态。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用好心,培好政策的每一方沃土,真正涵养公民德性时不我待。
2017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三)
理念、制度、方式“三创新” 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不单是维稳行为、管控行为和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执政行为、人本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面临诸多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指令轻倾听、重打压轻疏导等管理理念长期存在,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简单粗暴等情况,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外地人与本地居民之间、企业与工人之间等等的深度隔阂,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从理念、制度、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管理的“瓶颈”。
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实现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质量。在一些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被动式管理”“单向约束”等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管理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衔接和“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等问题,越位、错位与缺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明确各部门、各主体权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实现方式创新。在社会管理中,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习惯于运用高压的“硬”手段,不习惯用沟通协调、道德约束、自律互律的“软”手段,容易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看过“2017重庆公考申论范文精选”的人还看了:
- 上一篇:2017北京公考申论范文精选
- 下一篇:2017甘肃公考申论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