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面试指导 > 《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正文

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用考网【面试指导】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17 14:42:08

  备考2017年吉林公务员的考生想要在面试中拿到高分,预测试题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备考方法之一,以下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帮助你提分。

  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一)

  【热点链接】

  11月,校园招聘迎来高峰期。有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加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处于待业的往届毕业生,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近两年“待定族”(指调查时处于失业状态且不打算求职和求学的大学毕业生)和“慢就业”(毕业后不急于就业)的现象则越来越突出。

  【热点预测】

  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近两年“待定族”和“慢就业”的现象则越来越突出。对于“慢就业”的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以理性包容的眼光来看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应届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长远的计划,比如准备创业、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技能培训,或是准备考研、出国留学、入伍等,所以他们不是急于就业而是再进行一番沉淀;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则是为逃避就业压力,或者对前途一片茫然而不愿就业。

  不管是什么原因,“慢就业”的出现都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他们的选择也比以前更多了,很多大学生也在更多地考虑职业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出现“慢就业”,对于充实个人能力或经历大有好处,还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不急于就业、暂不就业不是不准备就业,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那么,在舆论一直关注强调就业率的氛围下,应该积极适应这种变化。

  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肯定毕业生灵活的就业模式,不以“就业率”论英雄,消除“慢就业”影响高校就业率的顾虑,形成新的共识,理性客观看待毕业生的“慢就业”。就业工作从以就业为主转向多元化就业并重。另一方面,针对“慢就业”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对备考的和出国深造的学生,积极提供支持、帮助;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招聘活动,尽可能多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对找工作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帮助引导这些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从而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升竞争力。

  此外,大学毕业生也应该尽早树立起自己的职业理想,形成相对明确的职业规划,这样未来的发展之路才会更加顺畅。总之,要通过多方努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就业。

  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二)

  【预测题目】

  近年来,网络谣言四起,例如“水变油”、“猪肉虫”、“日本地震抢盐风波”、“成都春熙路暴乱”等,网络谣言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

  【考查能力】公务员考试网认为,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回答问题的条理性。

  【答题要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呈井喷式增长,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32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网民可随时随地上网,发布和阅读各类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言论变得更加自由,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一条信息在很短世界内就可传播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网络言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和难以监管的特点让不法分子有了利用网络谣言制造恐慌、牟取利益的可趁之机,如2013年审理的“秦火火”案,就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牟取暴利的典型案例。

  网络谣言是互联网的“毒瘤”,严重危害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社会的正常运作和每位公民的生活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对网络谣言,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每位网民都要当一名合格的网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杜绝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部门和长效监管体制。目前打击网络谣言主要依靠网信办和公安机关,近年来我国意识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并加大了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秦火火”、“薛蛮子”等一批网络推手收到了法律的严惩,但相比网络蔓延的谣言,目前监管和打击的力度和广度还有不足,还需要有同一协调的监管部门和长效的监管体制。

  第二,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我国现行有关互联网谣言的法规制定于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相关条文不够细化,相比发达国家互联网谣言的法规相比还有改进空间,推进法律法规的完善,细化不同犯罪情节的量刑,增加惩治力度,给犯罪分子形成足够的威慑。

  第三,加强网络谣言危害、法规,以及分辨谣言的宣传。在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向网民宣传网络谣言对国家、社会、群众的危害,普及相关法规对造谣、传谣人员的惩罚力度,并讲授网络谣言的一些典型特征,帮助网民形成分辨谣言的能力。

  第四,树立新闻媒体的权威形象。群众容易受到谣言的蛊惑,部分原因在于群众存在对新闻媒体的不信任感,认为媒体存在对新闻的选择性报道,掩盖部分事实的问题,对此,需要树立媒体权威形象,推进新闻的自由性,并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媒体报道的公正和客观性,打击黑心媒体,让每位群众感受到信息的自由和畅通。

  第五,做一名合格的有负责感的网民。一位合格的网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应该具备甄别能力,对谣言坚决不信,不传,对难以分辨的信息应该保留意见,不随意传播,多传播正能量信息,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三)

  【试题】

  你有个同事刚来单位,要负责单位档案的整理,但他不会做,同时你也有很重要的任务要处理,你怎么帮他?

  【试题分析】

  此题为人际关系类试题,考查考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协调工作轻重缓急的能力。考生面对自己工作很多和帮助新同事熟悉工作两个任务,如何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协调好题,处理好是重点需要考生具务很强的协调能力,在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与新同事的关系。

  【解题思路】

  首先,以“团结互助”破题;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假设,分情况讨论,详细阐述帮助过程,并联系自身谈谈以后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最后,以建设和谐单位、和谐社会拔高升华。本题没有给出你对这项工作是不是了解,也没有说你要处理的任务是不是紧急,所以考生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分而论之。

  【参考答案】

  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样,助人者,人恒助之。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互助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单位中与领导、同事共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营造和谐氛围,同样离不开团结互助。

  现在,一位新同事刚来单位不久就负责他不熟悉的档案整理工作,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个时候帮助同事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但是因为我也有很重要的任务要处理,我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既要为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又不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我对同事要负责的工作比较了解,而且自己要处理的任务也不是非常紧急,我会向同事详细的介绍,提供细致的帮助。如果我要处理的事情非常紧急,那我要以工作大局为重,先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向同事解释清楚,通过请其他同事帮忙或者请他先看一些关于文件归档方面的文本资料或规定等方式向同事提供帮助。实在不行的话,也可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对这位同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档案整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自己的事情完成后,再更深入地向新同事了解情况,给予更加细致的帮助。而如果对同事负责的工作我也不太了解的话,我会请熟悉这方面工作的同事为这位同事提供帮助。

  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经常遇到需要同时处理多件事的情况,我会在顾全工作大局、团结帮助同事的前提下,分清轻重缓急、认真对待。

  单位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担当起建设和谐单位的重任,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

  【深度分析】

  涉及人际关系协调和工作关系协调两方面的测查要素,考生切忌顾此失彼,而要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情况讨论。

看过“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的人还看了:

1.2017年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目及答案

2.2017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目及答案

3.2017吉林省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4.2017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目及解析

5.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目及答案

6.吉林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