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公选领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政治知识 >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正文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

用考网【政治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3-11 10:23:06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公选考试政治知识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选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政治经济学考点讲解:

  一、商品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使生产者或独立的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这就为交换提供了必要性。由于生产资  料和产品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之间,只能通过等价交换来取得对方的产品,从而为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物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这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要通过交换满足他人的需要。

  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各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中都有同质的东西一一价值。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由交换价值来表现。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又称有用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元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

  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别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这一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创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个别劳动时间是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们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商品的价值量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用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  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多。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个矛盾之所以是基本矛盾,是因为它是简单商品经济及其他各种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矛盾产生的根源,它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二、货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直接体现社会劳动,专门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财富的一般代表,所以又是同其他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货币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包括卖和买两个过程。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构成了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 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三)货币的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内容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进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的货币量一商晶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是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数。

  三、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市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格、竞争、供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高于价值。

  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有反作用:价格上涨,会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则会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也就是说,价格变动会引起供给和需求向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正是价格对供求关系的这种反作用,使价格的偏离会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即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期看,价格的上涨和F降会互相抵消,价格和价值趋于一致。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资本是投人流通和周转过程,购置资源、组织生产从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

  (1)流通公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 货币一商品(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2)流通中货币的职能不同:在商品流通中,货币(G)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资本流通中.货币更主要的是增殖的手段,即获得剩余价值的手段。

  (3)流通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公式表明,商品生产者为买而卖,生产者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流通以外的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资本流通公式是:G—w—G’。这里,C=G+G+AG。AG是价值增殖额。也就是说,货币发生了价值的增殖,这时的货币已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从而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出卖。

  (2)劳动者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为了谋取生存或发展必需的条件,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一样,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延续劳动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所必要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创造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最终源泉,它不仅能创造出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而且能通过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五、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是劳    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差别在于增殖价值的属性、归宿和分配不一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属于资本家所有,其劳动产品就必然归资本家所有,增殖价值即剩余价值也被资本家占有。

  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要考察其价值形成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里的全部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两部分。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指进行中的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又称死劳动,或过去的劳动,是指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一般认为,物化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转移自身的价值。因此,商品生产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劳动者把过去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上的过程。

  假定工人创造的价值只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增殖,资本家也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就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强迫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可见,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是工人创造了比他的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最终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他自身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资本的本质

  从现象上看,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机器、原材料、厂房等。但是,这些物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作为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为了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把预付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地或多次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此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而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

  (三)剩余价值率

  为了确定可变资本的增殖率,进而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要计算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用m ’表示)是剩余价值(用m表示)与可变资本(用V表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为既定时,工作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多,从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也就愈多。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一切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五)不同要素在价值和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1)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因素和最终源泉。

  (2)资本提供条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不仅要保值,而且要增殖,没有增殖的生产经营过程是没有意义的。

  (3)管理是特殊的要素。这种要素将各种要素很好地整合起来以后,其效果能达到倍乘的程度。

  (4)科技催化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说它是“催化效益”。

  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对劳动力必要劳动的支付。它的本质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体现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改变。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七、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要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就必须把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减去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积累额,积累额与总收入的比率是积累率。积累率决定积累规模。积累规模扩大,资本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客观要求金融资本的积累与实物形式的积累之间保持平衡。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是: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一定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积累

  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降低。这对资本积累的增加有两方面好处:一是由于消费品的价值降低,资本家就可在不减少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变为积累基金,并可使劳动力价值降低;二是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降低,同量追加资本就可购买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能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增加积累。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价值。

  八、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数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它的公式是C=V,它要求两者在数量上要均衡,质量上要相互适应,空间聚集上要合理,时序上要统一、及时和准确。

  资本有机构成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其提高的速度,同资本主义企业规模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个别资本的数量越大,企业规模越大,越有条件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有两个途径:

  (1)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

  (2)资本集中,即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这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二)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对劳动力需求下降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却在资本积累的进程中增加了,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

  (1)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即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经常处于就业和失业交替的流动状况。

  (2)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村中的过剩人口,他们耕种少量生产资料,表面上看没有失业,但仅此难以维持生活,随时准备进城找工作。

  (3)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没有固定社会职业,只是揽点劳务在家操作的人群。 一、资本的循环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

  如用G表示货币资本,P表示生产资本,W表示商品资本,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

  (3)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 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态

  产业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者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职能:

  (1)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3)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它原来的形式。这样,产业资本就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可以表示为:

  G W…P…W’-C’一G’-G—W…P…W’一G’·G—W…

  其中的G…G,是货币资本循环;P…P是生产资本循环;w’…W’是商品资本循环。

  九、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周转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周转速度,因为资本周转速度直接关系着剩余价值的多少。资本周转越快,剩余价值获得就越多,反之亦然。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次周转的时间);其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构成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考察。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即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重新回到原来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z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转时间越长,一年内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

  (二)生产资本

  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快慢,是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相联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可分为物质磨损与精神磨损两种。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是:

  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第一,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一,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预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般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因而一定量的可变资本一年之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资本周转速度、特别是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

  第二,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十、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都是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单个资本在循环周转过程中又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这种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叫社会总资本或社会资本。而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就叫社会总产品。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每个单个资本都是独立地进行运动的。但它们在各自的不断循环周转中又是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这些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这包括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现物质补偿。实现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如何全部销售出去,使之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实现物质补偿,即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价值。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下述社会总产品的两种构成和社会生产的划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它指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途径。

  1.社会总产品的两种构成

  以对社会总产品的划分为依托,马克思将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和第二部类(Ⅱ)。第一部类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的总和;第二部类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总和。

  2.社会生产的划分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就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划分。马克思是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的。在价值形式上社会总产品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的;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的。

  (四)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包含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

  第一,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的矛盾。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实质,是要求使用价值的生产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但实现条件则是市场供求规律的自发调节。这就难以避免出现比例失调。

  第二,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价值增殖,但劳动者的消费并不随生产的增长而相应增长。这就必然带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困难。

  第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矛盾。正因为如此,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只能在经济波动甚至经济危机中艰难前进。

  十一、利洞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剩余价值不是看做可变资本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相应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有机构成高低与利润率二者成反方向变化。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周转速度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4)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节省状况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是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它等于预付资本与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看,它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平均利润率规律就会发挥作用。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卖。 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部门内部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十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是由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成的,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运动形式为:G一W一G’。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这一职能既不同于货币资本的职能,也不同于生产资本的职能。

  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是:第一,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了特殊分工,商品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拥有独立的投资。

  (二)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实质上反映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剥削成果的关系。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人,商人按商品的价值出售给消费者,也就是产业资本家将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从而形成了商业利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从而也成为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它同样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

  (三)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它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保管、运输、包装等费用,是生产性流通费用;商业领域一部分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引起的费用也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

  第二类,单纯由商品价值形态变化而引起的如商店建筑、商业簿记以及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家具、邮资、通信、广告等费用,是纯粹流通费用。

  十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并为职能资本服务。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与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相比,借贷资本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 它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兼有商品、资本的属性。

  第二, 它是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它使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

  第三,它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即货币G增殖为货币G’。但这一公式并不说明借贷资本中的货币本身可以增殖,因为借贷资本的完整运动形式实际上是:G—G—W—G’一G’。其增殖部分仍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利润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

  (二)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利润,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利息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反映了职能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十四、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因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向其缴纳的租金,它是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地租资本化的结果就是催生了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以地租形式转让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1.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质量等级相联系的地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本质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等级不同。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差别和地块位置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I);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II)。

  2.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一种资本主义地租,它由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十五、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

  国民收入,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总和。从价值形态看,是v+m;从实物形态看,是体现新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

  促进国民收入量增长的途径主要有:(1)增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2)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3)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就是各剥削集团瓜分与再瓜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阶级、阶层之间进行的分配。生产工人以工资的形式获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各剥削集团则分别以不同形式瓜分剩余价值。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主要是财政收支和服务收付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它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通过征税,国家把各阶级收入的一部分纳入财政收入,然后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分配给政府、军队、警察、科教文卫、社会福利等部门。服务行业通过收取服务费,分得一部分国民收入,然后用于补偿这些部门的物质资料消耗、业主的利润和雇员的工资。

  (三)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创造理论和分配理论说明: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两者是不同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而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则是阐明由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不同,人们对剩余价值占有的结果不同。

  十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表现,是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以后而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而且日益集中在资本家私人手中,这就产生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地表现为以下矛盾:

  (1)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十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以后,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的一种周期性经济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时的具体表现是:大量的商品积压、物价猛烈下跌、成批的商品被毁掉、企业生产缩减、大批企业纷纷倒闭破产、银行纷纷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工人生活状况恶化等。总之,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陷于一片混乱和瘫痪状态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的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阶段。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叫做再生产周期。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一个主要后果是资本家大规模地更新固定资本。所谓固定资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进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落后的固定资本。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三)经济危机的作用

  经济危机的作用是双重的:

  (1)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大破坏和各种矛盾的加剧。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多,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2)危机又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强制性调整方式,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种特殊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