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解析
用考网【历史国情】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31 11:45:31
历史国情是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中的知识考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基础的历史国情知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解析,供考生备考练习。
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
1.下列不平等条约与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望厦条约》: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
③《黄埔条约》: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
④《马关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改革者,下列人物与提出的改革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莽——王田制 B.张居正——一条鞭法
C.王安石——青苗法 D.曹操——均田制
3.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下列有关三国时期的歇后语,对应语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飞绣花——若无其事
B.关云长刮骨下棋——谈笑风生
C.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D.黄忠射箭——老当益壮
4.下列诗句与描写对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
B.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梨花
C.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梅花
D.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
5.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项的作者与其他作品的作者不在同一个朝代?( )
A.《岳阳楼记》 B.《醉翁亭记》
C.《石钟山记》 D.《小石潭记》
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厂。④中表述错误,“割香港岛给英国,英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不平等条约”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①②③均与其内容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出的,A、B、C项均正确。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A项,张飞绣花对应的是粗中有细;B项,关云长刮骨下棋对应的是若无其事;D项,黄忠射箭对应的是百发百中。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杨柳枝词》,诗中描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征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也对此进行了描写。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小石潭记》作者为唐代柳宗元,《石钟山记》作者为宋代苏轼,《醉翁亭记》作者为宋代欧阳修,《岳阳楼记》作者为宋代范仲淹。故本题选D。
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解析相关文章:
【历史国情】图文推荐
-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及答案
- 下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历史国情知识习题答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