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公选领导 > 公共基础知识 > 法律知识 >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详解》正文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详解

用考网【法律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9-08 12:43:55

  备考河南公选考试,需要考生重视平时的公共基础知识的法律知识积累,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详解,供考生备考训练。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一)

  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说明( )。

  A.权利和义务浑然一体

  B.权利和义务在价值上代表了相同的法律精神

  C.权利和义务在结构上是不可分的

  D.权利和义务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2.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

  B.惩罚是法律责任最主要的功能

  C.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D.法律责任必然导致法律制裁

  3.根据我国《立法法》,以下不能制定行政规章的是( )。

  A.国务院

  B.公安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审计署

  4.法律实施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施行法律、运用法律的活动,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包括( )。

  A.法律确立

  B.法律执行

  C.法律遵守

  D.法律适用

  5.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驶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因此,下列选项中具有法律关系的有( )。

  A.李某与张某已于年前领取了结婚证

  B.王某与张某是大学同学

  C.经人介绍张某,与赵某确定了恋爱关系

  D.武某与周某从一年前开始一直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答案

  1.答案: CD

  解析: 权利和义务是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什么样的权利,势必伴随什么样的义务,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但是价值并不相同。

  2.答案: C

  解析:

  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但法律责任并不必然导致法律制裁,如刑诉定罪免责。法律责任都是过错责任,就民诉来看显然错误。惩罚是法律责任的最主要功能则不恰当,如民事责任基本上是补偿性的。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

  根据我国《立法法》第71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B、C、D项都能制定行政规章。国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而不是行政规章,故本题应选A。

  4.答案: BCD

  解析:

  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后,付诸实施之前,只是一种书本上的法律;法律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三种。故正确答案为B、C、D。

  5.答案: A

  解析:

  李某与张某已领取了结婚证,这在法律上已经形成了契约,属于法律关系,答案A正确。

  其他三项中,大学同学只是状态描述、恋爱关系和夫妻名义都只是人际关系,没有明确的契约依据,因此不具有法律关系。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二)

  1.同工同酬:《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下列属于同工同酬的一项是()。

  A.某服装厂给予女性职工的报酬低于男性职工

  B.小王是超市保安,上个月其收入跟保洁员一样

  C.40岁的老张和21岁的小李都是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每月收入一样

  D.中秋节某公司员工都获得了500元的节日慰问金

  2.下列各种行为哪项实行数罪并罚?( )

  A.实施了非法制造枪支、非法运输弹药、非法储存爆炸物及非法邮寄弹药行为的

  B.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致人重伤、死亡的

  C.为追索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使他人重伤、死亡的

  D.强奸妇女后,又实行杀人行为以图灭口的

  3.关于行政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不可诉的行政行为?( )

  A.国家领导人预备出使访问日本。

  B.某县政府出台新的规划方案,涉及大面积拆迁问题。

  C.某市交警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于司机李某处以50元的行政处罚。

  D.某地公安局对于本局民警程某的记过处分决定。

  4.

  某国有单位会计甲到银行提取本单位工资,由于银行出纳疏忽大意,多支付给甲3000元,甲回单位后发现多余款额,遂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贪污罪

  C.盗窃罪

  D.不构成犯罪

  5.(不定项选择) 以下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C.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具体分配,由国务院决定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的点包括从事相同的工作,付出等量劳动并且取得相同的劳绩,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A选项具有性别歧视。B选项不是从事相同的工作。D选项是慰问金,而不是劳动报酬。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答案: D

  解析:

  数罪并罚是刑法中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的一种量刑情节。D项中强奸妇女后又实施杀人行为,出于不同的犯罪目的,构成两个犯罪行为,应数罪并罚。

  选项A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一罪;选项B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定加重处罚情节,不以数罪并罚论;选项C中,依据《宪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也就是以一罪定罪处罚。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调解行为。

  4.答案: B

  解析:

  甲的行为属于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有财务,构成贪污罪。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AC

  解析:

  根据《选举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故A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30条的规定可知,B项应为间接选举的情形,而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故B项错误。《选举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具体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故D项错误。《选举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故c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C。

河南公选考试法律知识训练题详解相关文章:

1.公选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习题答案讲解

2.公选领导考试法律知识试题答案讲解

3.公选领导考试法律知识试题详解

4.湖北公选考试公共法律知识练习题详解

5.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习题讲解

6.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习题详解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