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课程导航
更多

位置:用考培训网 > 职业资格>教师资格> 2018上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第三批

2018上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第三批

logo
来源:中公教师

2018-10-09 16:58:50

进入 >

高中思想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教师以为学生们播放动画片《纸上谈兵》和《自作聪明的驴》为契机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上述两个小故事都阐述了什么道理,它们其中有共性的地方吗。收集学生们的答案,予以总结,并导入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要求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哲学依据。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2)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学生回忆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师引导二者关系即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A.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只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举例说明:马谡失街亭、宋江三打祝家庄。

(4)结论:意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课件上关系图为例,详加讲解。

2.实事求是

过渡:再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德育渗透点)为导入口,辅以歌曲《东方红》和《春天的故事》,导引出“实事求是”。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在周围生活中见过哪些花草树木,教师巡视,并给每个小组给予点拨,之后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1)科学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

必须从“事实的总和”出发,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而不能从部分事实出发,虚构一些联系放到事实中去,否则就要犯错误。以“盲人摸象”为例,详加讲解。

(2)必须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刻舟求剑”为例,详加讲解。

结论: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观与客观有机统一。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二者关系

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讲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以“行业组图”为例,辅以歌曲《时代栋梁》详加讲解。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以“和谐社会组图”为例,辅以歌曲《走向复兴》详加讲解。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以“青藏高原铁路组图”为例,辅以歌曲《天路》详加讲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联系,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意义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前提。

作业:

1.“按图索骥”、“郑人买履”和“南辕北辙”,各阐述了什么道理,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板书设计】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尊重客观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答辩题目解析】

1.说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尊重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两结合两反对。

2.你觉得本节课你的教学亮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由于哲学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引用了很多小故事和小案例,通过故事或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时,我引用了马谡失街亭、宋江三打祝家庄两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碰到过一些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后作答。

教师总结:履行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还要树立义务意识,只有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社会。我们既应强调充分尊重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合法需求,凸显出公民的价值与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当家作主的权利,也应强调公民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作业:以“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为论点,写一篇小论文。

【答辩题目解析】

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参考答案】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公民在维护自己休息权利的同时,也应尊重广场舞活动者健身、娱乐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广场舞活动者应自觉履行不影响其他人正常生活的义务。

2.说一说本节课你为什么这么导入?

【参考答案】

在导入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两幅图片,首先根据图片上这两个贴近生活的事例,复习了本框题第一目,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同时通过这两件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事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引出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在今天》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2017年的春节期间,央视播放了一个跟中华诗词密切相关的节目,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节目吗?

对,我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了是中国诗词大会,看来很多同学都观看了这个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延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通过现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之间的比赛对抗,在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的同时,也完成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和情感共鸣。那么,为什么要“寻文化基因”?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想揭开这些谜底,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传统文化在今天》。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过渡语: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时政新闻“2016反腐倡廉大事记”。

制度性文件密集出台、启动三轮中央巡视工作、审判省部级及以上“老虎”超40人、海外追逃900余人……2016年,反腐依然是中国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与营造不敢腐的氛围相同时,2016年全面从严治党、监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制度安排开始落实。

教师:阅读完材料之后,请同学们就我国的廉洁文化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廉洁文化的发展过程。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

廉洁文化的发展过程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

在师生共同交流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我国的廉洁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有能够因时而变。这表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过渡语:2016年是奥运之年,请同学们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

问题1: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有哪些不同?

问题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的不同,体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差异?

问题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6年巴西奥运会会徽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反映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交流,每组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发言。

第二小组代表发言。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

……

同学们的发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采用了中国毛笔字汉简的风格,设计独特。

(2)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由橙色、绿色和蓝色组成,标志的颜色呼应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图案由三个抽象的人体构成,手臂相连,舞姿曼妙,组成了里约著名的面包山形象,同时,整体标志形象也抽象地形成了一个RIO。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使同学们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得出结论。

即: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概,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过渡语: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那么,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1:传统文化是财富。

观点2:传统文化是包袱。

请同学们针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辩论。

在同学们思考、辩论的基础上,使同学们明白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即:

(1)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传统文化一层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集体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使同学们进一步感知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在梳理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作用,同学们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以《传统文化在今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节课跟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在今天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1.鲜明的民族性

2.相对稳定性

二、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答辩题目解析】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并谈一谈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如下: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即在整课或整个单元甚至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知识。

(2)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的重点在于教育学生。因此,针对学生实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理论认知问题,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那部分教学内容理应成为教学重点。

(3)社会生活实际。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关注社会生活。因此,教材中与当前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那部分内容也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2018上半年高中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第三批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教师资格栏目查看

  • 推荐课程
  • 相关学校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