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例题及答案》正文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例题及答案

用考网【阅读理解】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1-17 14:00:47

  益阳中考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点题型,为帮助考生练习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例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阅读原文

  牟俸,巴人。景泰初进士,授御史,巡按云南。南宁伯毛胜镇金齿,俸列其违纵罪,将吏皆耸。天顺元年出为福建佥事。成化初,进秩副使。久之,迁江西按察使。

  八年,□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岁祲①,请发济南仓储减价以粜,令临清关税收米麦济振。皆从之。时大饥,虽获振,饥民众,转徙益多。俸请敕邻境抚、按随所在安辑,秋成资遣复业。又乞尽蠲州县逋课②。诏如所请,更命移临清仓粟十万石振之。至七月,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十月复言:“今救荒者止救其饥,不谋其寒。纵得食,终不免僵死,乞贷贫民布棉。”帝皆嘉纳。俸又檄发东昌、济宁仓粟十万余石为军士月粮,而以德州、临清寄库银易米振济,奏请伏专擅罪。帝特宥之。已,移河南输边粟济山东,□别给银为边饷,山东输京租二十万石,给本地用。十年又饥,请发仓储出贷。抚山东五年,尽心荒政,活饥民不可胜数。

  以右副都御史改抚苏、松。俸性严。以所部多巨室,欲故摧抑之,乃禁索私租,劝富家出谷备振动千计,怨谤纷然。中官汪直有事南京,或谮俸。直归,未发也。俸初在山东,与布政陈钺负气不相下。后钺从容言俸短,直信之。十四年,俸议事至京,直请执俸下诏狱。先是,所亲学士江朝宗除服还朝,俸迓之九江,联舟并下。所至,有司供张颇盛。直□谓朝宗有所关说,并下狱。词连佥事吴扁等十余人,俱被逮。系狱半岁,谪戍湖广。

  俸在江西时,共成许聪狱,人多议其深文③。至是被祸,皆知为直诬,然无白其冤者。逾年,卒戍所。

  (选自《明史?牟俸传》,有删节)

  【注】①岁祲(jìn):祲,妖气。岁祲,这里指年成不好。②逋课:欠交的赋税。③深文:利用法律条文的苛细,给人加罪。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阅读题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请发济南仓储减价以粜 发:征集

  B.而以德州、临清寄库银易米振济 寄:寄存

  C.中官汪直有事南京,或谮俸 谮:诬陷

  D.俸在江西时,共成许聪狱 狱:案件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八年,□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②移河南输边粟济山东,□别给银为边饷

  ③直□谓朝宗有所关说,并下狱

  A.①为 ②而 ③则 B.①以 ②且 ③则

  C.①为 ②且 ③因 D.①以 ②而 ③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B.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C.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D.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化八年,山东发生大饥荒,牟俸想尽办法赈灾,但仍有很多灾民流离失所,牟俸就请求附近的官员暂时安置他们。

  B.牟俸在山东赈灾的时候,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尽管并没有事先上报朝廷,但是他的举动也得到了皇帝的理解宽恕。

  C.牟俸与山东布政使陈钺互不相让,陈钺在宦官汪直面前说牟俸的坏话,汪直相信了他,后来找机会将牟俸关进监狱。

  D.牟俸亲近的学士江朝宗服丧期满回朝,到九江迎接牟俸,两人一起乘船东下,他们沿途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殷勤接待。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纵得食,终不免僵死,乞贷贫民布棉。(3分)

  ②至是被祸,皆知为直诬,然无白其冤者。(4分)

  (2)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牟俸的“性严”?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阅读答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请发济南仓储减价以粜 发:征集

  B.而以德州、临清寄库银易米振济 寄:寄存

  C.中官汪直有事南京,或谮俸 谮:诬陷

  D.俸在江西时,共成许聪狱 狱:案件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八年,□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②移河南输边粟济山东,□别给银为边饷

  ③直□谓朝宗有所关说,并下狱

  A.①为 ②而 ③则 B.①以 ②且 ③则

  C.①为 ②且 ③因 D.①以 ②而 ③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B.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C.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D.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开纳粟/例令胥吏得就/选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粮备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化八年,山东发生大饥荒,牟俸想尽办法赈灾,但仍有很多灾民流离失所,牟俸就请求附近的官员暂时安置他们。

  B.牟俸在山东赈灾的时候,采取了一些权宜之计,尽管并没有事先上报朝廷,但是他的举动也得到了皇帝的理解宽恕。

  C.牟俸与山东布政使陈钺互不相让,陈钺在宦官汪直面前说牟俸的坏话,汪直相信了他,后来找机会将牟俸关进监狱。

  D.牟俸亲近的学士江朝宗服丧期满回朝,到九江迎接牟俸,两人一起乘船东下,他们沿途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殷勤接待。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纵得食,终不免僵死,乞贷贫民布棉。(3分)

  ②至是被祸,皆知为直诬,然无白其冤者。(4分)

  (2)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牟俸的“性严”?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益阳中考文言文精选例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2016益阳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2.2016年益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3.2016年益阳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

5.中考语文病句修改讲解及专题练习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