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及答案》正文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及答案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10 15:58:52

  古诗鉴赏是郑州中考语文考试中必考内容,也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解题技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欢迎大家阅读练习。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一)

  广阳山道中

  李攀龙

  出峡还何地?松杉郁不开。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①,年饥损吏才。

  难将忧国泪,涕泣向蒿莱②。

  注:①纡王事,指为君王服劳效忠的事得到暂时的宽缓。②蒿莱,指草野。

  (1)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需答出两点)(4分)

  (2)有评者以为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结句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同一机杼,同一胸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答案

  (1)答案示例:①首联巧妙的设问,形象地写出了峡谷中山路蜿蜒、松杉蔽日的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②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雷声仿佛从千重山巅跌落、暴雨好似从万座高峰倾泻而出的景象,用语豪壮,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震撼。

  巧妙设问;视听结合;声色结合;动静结合;夸张手法;等等。分析略。(答出两点,一点2分;要点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2)同一机杼(构思):都由壮美的景色描写转入忧国伤时的情感抒发。(2分)同一胸襟(感情):都体现了抒情主人公报国志坚、忧国忧民的情怀。(2分)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二)

  宋 中①

  耿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 ①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8.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

  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答案

  8.(5分)①首联通过对宋中暮色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3分)②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2分)

  9.(6分)①相同点:耿诗和李诗的诗句都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2分)②不同点:耿诗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诗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4分)(结合《独坐敬亭山》的前两句,回答体现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情感亦可。)

郑州中考古诗鉴赏专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成都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及答案

2.九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练题带答案

3.长沙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带答案

4.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5.厦门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带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