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正文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07 16:05:31

  在长沙中考语文备考阶段,提高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对于同学们来说十分重要,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11分)

  秋怀

  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异乡时做。

  8.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6分)

  答

  9.简要分析诗歌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答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

  8.诗首联从触觉和听觉的角度(如答“用拟声词、用叠音词的手法”也可)写了秋风淅淅,凉叶清霜(3分),渲染了一种秋天寂静凄清(凄凉)的寒意,为下文写秋思乡愁作了有力的铺垫(烘托)(3分)。

  9.诗歌后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以秋虫的鸣声比喻诗人的苦吟,以寒鹊的惊飞比喻诗人的惊梦(1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怀乡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之深之浓(2分)。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得张正字诗①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要职,闲居江州。

  (1)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怎样描写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全诗首尾两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

  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颈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孤寂悲凉的画面。(2分)时到岁末,闲居江州的诗人眼前看到的是寺塔孤立、风生鸦飞的景象,一静一动,互相映衬,“风声”“鸦飞”更显示了环境的荒凉,(1分)也烘托出诗人隐退闲居的孤寂之感。(1分)

  2.请结合全诗首尾两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

  【答案】①“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点明自己闲居江州养老的境况,叹岁月流逝,一事无成,既有伤老悲己之情,又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慨叹之情。(2 分)②“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在诗人引退孤寂之时,张正字 的书信使诗人内心产生了淡淡的欣喜之情。(2分)

长沙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北京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带答案解析

2.昆明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带答案

3.成都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4.长沙中考英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5.长沙中考英语阅读精选题及答案

6.九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