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含答案》正文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含答案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9-30 16:52:28

  诗歌鉴赏是昆明中考语文科目中的必考题型,对不少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那么你想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欢迎考生备考练习。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别友人

  黄滔①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飘泊在京华。

  大朝多事还停举②,故国经荒未有家。

  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

  梦魂空系潇湘③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注:①黄滔:晚唐诗人。②停举:指朝廷停止科举考试。③潇湘:相传舜帝南巡而死,娥皇、女英二夫人痛不欲生,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边沙: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⑴一二两联中,诗人产生“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⑵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3分)

  ⑶尾联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答案

  ⑴①喜逢友人,却要离别;②在京漂泊,时间久长;③朝廷多事,科举停考;④故国衰败,无家可归。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⑵①用词富有表现力:“投”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鸟傍晚归巢的急切之情,“冲”写出人在雪中行路的艰难;②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红色,“腊雪”为白色;③虚实结合:“鸟带夕阳”是实写眼前之景,“人往边沙”是想象之景;④渲染衬托:通过夕阳、远树、腊雪和边沙等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其他如从“画面感强”“境界阔大”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只贴标签,不作简析,酌情扣分。

  ⑶前句抒发了对朝廷忠心却难以报国的悲愤;后句表达了对前途渺茫的迷惘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 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

  (2) 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6分)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答案

  (1) 暗淡,幽寂。(2分)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2分)

  (2) ① 借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庭院空寂,落花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哀怨。② 象征(或隐喻),“春欲晚”“梨花满地”象征青春暗逝,年华老去,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每点3分)

昆明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1.厦门中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带答案

2.北京中考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3.云南中考英语阅读专练题含答案

4.北京中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带答案解析

5.厦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含答案解析

6.北京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