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刻舟求剑原文翻译及赏析》正文

刻舟求剑原文翻译及赏析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06 14:40:34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刻舟求剑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刻舟求剑原文欣赏: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原文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涉:过,渡。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词。

  自:从。

  坠: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吾:我的。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

  其:他,代词。

  求:找,寻找。

  之:剑,代词。

  矣:了。

  而:然而,表转折。

  若:像。

  此:这样。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刻舟求剑原文赏析: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1.刻舟求剑怎么造句

2.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

3.刻舟求剑读书笔记

4.刻舟求剑的故事及其寓言

5.刻舟求剑的典故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