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孟母三迁原文翻译及赏析》正文

孟母三迁原文翻译及赏析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06 13:58:34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孟母三迁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同学们阅读。

  孟母三迁原文欣赏: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原文翻译: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孟母三迁原文赏析: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

1.《孟母三迁》文言文阅读题的答案

2.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

3.文言文《孟母三迁》阅读题的答案

4.环境改变人生 议论文

5.传统美德故事大全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