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 >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正文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

用考网【基础知识】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30 14:21:10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对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文章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

  听读并画出有关方位词

  完成练习一3分钟

  对象的特点。《故宫博物院》的顺序安排,和故宫的建筑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

  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1、2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3—15段)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六、学生质疑

  七、小结:

  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 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说明文正是相略得当的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的介绍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

  八、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生字注音3遍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小结,讨论交流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重点研读:

  A、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全班讨论明确:

  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

  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出示投影 ,要求回答

  四、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并交流3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B、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1、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C、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吗?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倾向吗?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讨论交流,教师予以补充。

  六、布置作业:

  预习15课,查阅有关《说屏》中的古诗文。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在文本探究中,不断质疑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怎样采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在确定探究方向时,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充分走进文本之后,思维活跃,主动质疑,老师整合问题,确定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不足之处:文章5—8节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的自然的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说话训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故宫博物院》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了。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应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了解以空间为序的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培养学生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能力,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理解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 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丽,建筑精美,有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 在文中画出故宫博物院特征的句子。

  (2) 根据课文说明顺序填写故宫示意图。

  (3) 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所以提出阅读要求。

  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括故宫的特征的语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下文对故宫建筑群的介绍就是围绕这几个特点来写的。

  画出故宫示意图,便于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

  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初步认识到课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2你有什么疑问?

  老师整合探究问题

  (1) 本文为什么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2) 本文为什么运用这种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3) 本文是怎样运用这种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设计意图: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主动质疑。老师整合学生的问题,给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探究问题。)

  三、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小组讨论

  (1) 本文为什么运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

  友情提醒:A如果用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怎么写?

  (结论的结果:如果运用逻辑顺序,写故宫的特点则有主有次,选感兴趣的方面来详写,对故宫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如果运用时间顺序写,则写明清、解放后故宫的修建和维修,也不能全面认识)

  友情提醒:B如果用逻辑、时间、空间顺序,哪个好? 练笔《我们的学校》,注意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注意重点突出。

  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在确定探究方向时,注意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充分走进文本之后,思维活跃,主动质疑,老师整合问题,确定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不足之处:文章5—8节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的自然的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说话训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故宫博物院》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了。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理清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应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了解以空间为序的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培养学生按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能力,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理解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 导入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看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丽,建筑精美,有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 在文中画出故宫博物院特征的句子。

  (2) 根据课文说明顺序填写故宫示意图。

  (3) 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所以提出阅读要求。

  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括故宫的特征的语句是本文的中心句: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下文对故宫建筑群的介绍就是围绕这几个特点来写的。

《故宫博物院》课文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我的信念》课文教案及反思

2.《安塞腰鼓》课文教案及反思

3.《绿色蝈蝈》课文教案及反思

4.《观舞记》课文教案及反思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