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24 16:18:01
古诗鉴赏是重庆高考语文试题中难度较高的题型,很多考生都在这部分的题目失分严重,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供各位考生练习。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一)
洛阳春吟
[宋]邵雍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两首诗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简要描述第二首诗中白牡丹的形象特点。(3分)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答案
(1)邵诗运用对比(对照,反衬)手法(1分),写出洛阳人因见惯牡丹这奇葩而不把桃花当作花,突出他们只爱牡丹的喜好(1分)。
裴诗运用反衬(衬托)手法(1分),通过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突出白牡丹受人冷落的境遇(1分)。(“欲扬先抑”也可得分)
(2)裴家宅院的白牡丹如玉盘一般洁白晶莹(1分),又如清露一般在月夜里格外清冷剔透(1分),在月中静悄悄地开放,不同凡俗(1分)。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二)
春 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①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②,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②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含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8.这首诗题为“春雨”,但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人物的捕写、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9.有人认为李商隐的这首诗歌“朦胧凄迷”,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答案
8.新春怅卧,旧地重寻;相望红楼,夜雨独归;春晚悲远,残宵梦稀;缄札寄情。(每点1分)
9.(1)意象的使用上,迷蒙的春雨、昏黄的夜灯、西下的斜阳、消逝的春意、罗布的愁云、孤飞的大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2)情感的表达上,有寻访不得的寥落、隔雨相望的冷寂、光阴荏苒的悲苦、音书难寄的凄怆。该诗借迷蒙的春雨,表现抒情主人公迷茫的心境,情景交融,构成朦胧凄迷的艺术境界。(情感、意象各2分)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重庆高考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图文推荐
- 上一篇:重庆高考诗歌鉴赏专练题含答案
- 下一篇:重庆高考古诗鉴赏精选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