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正文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20 15:56:57

  诗歌鉴赏是江苏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应试能力,为帮助考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供各位考生练习。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石头城 宋 刘翰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7.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

  18.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答案

  17.相同点:①两诗都描写了金陵城凄凉、衰败之景。(2分)不同点:①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1分)②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城)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1分)说明:如学生能从以下角度回答两诗不同点,给2分。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金陵春景,写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飞雁的悲凉寥落之景。(2分)

  18.①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②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了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2分)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二)

  将进酒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8. 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 请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5分)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答案

  8.答案示例:诗人抓住琉璃钟(杯)、琥珀浓(酒)、真珠红(酒)、“烹龙炮凤”(肴馔)、罗帏绣幕(宴庭陈设)等物象描绘了筵席的华贵丰盛。主要采用了夸张、借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欢乐沉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它们分别属于形容(“琉璃鍾”形容杯之名贵)、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色)等修辞手法,对渲染宴席上欢乐沉醉气氛效果极强。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

  9.答案示例:形象说明“青春将暮”,生活没有多少欢乐的日子,须及时行乐。借助联想、想象创造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奇异境界。(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诗歌前面写的是行乐,这两句则意味“须及春”。铸词造境愈出愈奇:“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青春将暮”,生命没有给人们多少欢乐的日子,须要及时行乐。在桃花之落与雨落这两种很不相同的景象中达成联想,从而创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比任何写风雨送春之句更新奇、更为惊心动魄的境界。想象与联想活跃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正是李贺形象思维的一个最大特色。

江苏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相关文章:

1.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2.广东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带答案

3.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4.广东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5.广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