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内蒙古满分作文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5-03 11:03:27
学习满分作文的写作技巧是提升高考语文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内蒙古满分作文,欢迎各位考生阅读学习。
高考语文内蒙古满分作文1:
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了,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
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在田纳西放一只坛子,原野上的一切将绕此重新展开。”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於了世界的中心。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中为自己加上了无上的尊冕。的确,天地有大美,壮阔无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弱,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注定会成为人们想要承担却又无法承担的重任。对此,我们可以做的并不很多,只有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
对自然环境保有一定的距离,实在也是出於一种对人自身的保护。自然脆弱,人实则更为脆弱。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无往不胜的,而作为个体,又何其渺小。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於高山的畏惧与不安。而面对后退的蝴蝶以及逝去的美丽,我们追随的脚步里又还凝聚着多少无奈与担忧。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那样的人类会不会感到万分的孤独与惶恐?
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其关键在於不互相侵扰,不事征服。古人也寻幽探险,也流连於“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虔诚而小心。他们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也适可而止。我以为,这样的探险,才是真正触摸了自然的心跳,却不将其惊扰的方式。如此,既将人的环境诗化,也使万物自然的环境留得一份清静。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古人所谓“天人合一”,我宁愿将其理解为是人在天地之间安详地栖息,而让心神畅游於世界。
很喜欢陆放翁一句词:“沙鸥相对不惊飞。”这固然是说人要少机心,但人若能对环境毫无机心,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
高考语文内蒙古满分作文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高考语文内蒙古满分作文3:
出于好奇,我伸手捞起一朵,打算看个究竟,触到花柱,一种肉质的柔软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本就怕虫的我吓得尖叫起来,哎呀,这那里是什么花,这是在我们当地叫做大飞蚂蚁的虫子。可是,这些平时在灯光前张狂飞舞的小虫子为何要集体扑水,开成美丽的花呢?你看它们那透明的羽翅,在平静的水面上,一片挨一片平铺开来,刚好四瓣,象一朵朵盛开的小花,圆圆的身躯成了擎起花朵的花柱,一朵连一朵,没有空隙,无数只飞蚂蚁竟织就了一条水沟有多长,它就有多长的褐色丝巾,简直就是鬼斧神工!抬起头,塔上那只可以照出千米远的灯回答了一切。原来,昨夜雨前狂风大作,为寻求光明一路跋涉而来的飞蚂蚁在大塔的灯光下盘旋劲舞,以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土,却不知已灾难临头,大雨倾盆而下时,它们还能飞向何处?
飞蛾扑火已让人痛惜,而这些飞蚂蚁的追求及付出的代价却让人怜惜。 它们那神奇的编织工艺和生前团结死后也要连成一体的精神,哪里是飞蛾所能及?飞蛾在火烛中“ 啪”的一声香消玉陨,而飞蚂蚁,生前的模样令人远拒,死后却带给人一种瞠目的美丽。
我不懂生物学,因此,不知飞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我只知道,它生前为了自己的目标追求过,奋斗过,死后呈现的又是一种美丽的景象,作为虫,它的一生也应该没有白过。
这样的夜我停留在这个广场,不知该去何方,也不想回家,家又在何方。远处传来低低的音乐流淌,牵引了我的脚步继往。这样的深夜,为何还有和我一样的人,静默的流浪,这小城的一角,收留了几多的人生无法圆满的场,不肯归去,谁又懂谁的忧伤。同是天涯沦落人,歌声那么忧伤,夜继而深沉。单曲循环,是不是都是固执的哀伤?走不出,也不许别人走进的领域,任其情绪疯长,任其芬芳再成荒。
不知过了多久,天空寥落的星星隐去了,稀疏的雨点落下来,冰凉的激醒了我的神经。再望望石凳上的女子,已经没了身影。突然闪动的光亮和音乐声,让我警觉的快步走过去。她遗落的手机躺在石凳上,360度的震动旋转。我捡起手机四顾,看见已经走上路口的她,我飞快的跑过去。红灯的指示一分为二的划分了我和她的距离,一头长发的飘逸,模糊的白色衣衫在昏暗的深夜隐约可见。
“手机,手机,你的手机......”我刻意加大了我的声音分贝,平日里少有“呐喊”。
【高考语文备考】图文推荐
- 上一篇:高考作文经典人物素材
- 下一篇:高考语文经典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