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正文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4-25 09:02:08

  古诗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解题技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高考语文备考有所帮助。

  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1:

  古诗鉴赏原文:

  春江晚景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古诗鉴赏题目: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鉴赏专项练习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首联寓情于景,颔联直抒胸臆。

  [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2:

  古诗鉴赏原文:

  琅琊溪①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古诗鉴赏题目: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鉴赏专项练习答案:

  [解析]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形式多种多样。就本题来说大致有这样一些形式:①山花为实,山春为虚;②眼见花漂流溪为实,想象溪源远近为虚;③具象花漂流溪为实,抽象山水之美为虚;④描摹花漂流溪为实,抒发喜爱之情为虚;⑤渲染流水落花为实,侧面衬托溪流为虚。虚实结合的作用,是实虚互衬,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又可以开拓诗境,丰富诗歌内涵。

  [答案] 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