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带答案》正文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带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4-21 08:27:32

  今年的高考语文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巩固复习,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冲刺试题,欢迎大家参考练习。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

  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映衬 寒伧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

  B.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

  D.匮乏 溃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解析】 A.寒伧chen 称chēng兄道弟,其余为chèn C.锻duàn造,其余为dàn D溃huì脓,其余为kuì。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奉承  凑合  不孚众望  得鱼忘筌

  B.缴纳  撕杀  尾大不掉  无上荣光

  C.针砭  精典  曲意逢迎  食不果腹

  D.诤友  博弈  群贤必至  老羞成怒

  【解析】 B撕—厮;C精—经;D必—毕。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目前的文学创作不可谓不繁荣,但厚重的、________时代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描写普通大众的作品偏少。

  ②正是由于水源的________,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________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________,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________免费下去。

  A.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始终

  B.引导 稀缺/短缺 曲解/始终

  C.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一直

  D.引导 短缺/稀缺 曲解/一直

  解析 “引领”,引导,带领;“引导”,带领,指引。①句陈述的对象是“时代精神”,应用“引领”。“短缺”,缺乏、不足;“稀缺”,稀少,短缺。②句第一空只有用“短缺”才能与“相对”“最大限度地……”照应;对“水资源”而言当用“稀缺”表明它的现有状况。“误解”,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③句第一空应为“误解”。“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始终”表示从头到尾。③句第二空用“一直”更合适。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一体化的趋势,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B.不知不觉间,“微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微博取代博客成为网络上最主流的信息分享平台,微电影也逐渐成为年轻观众躲避影院烂片“轰炸”的首选。

  C.平民文化的重新崛起,不仅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更会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D.新华发行集团主办旨在“推广深度阅读,倡导理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的第二期知本读书会日前在新华文化空间举行。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在“步伐”后加“的加快”;C项,语序不当,把“不仅”与“更”后面的内容互换;D项,句式杂糅,在“新华发行集团主办”后加“的”。

  答案 B

  试题二.默写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试题三.文言文阅读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②焉:通“颜”,额。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俗称之 称:称呼。

  B.无害为君子也 害:妨碍。

  C.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可:认同,赞同。

  解析 A项,称:称道。

  答案 A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从正面论述“非相”的一组是(  )

  ①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②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③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④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⑤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⑥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解析 ①是列举了唐举善于相人,并非从正面议论“非相”;⑤是写通过桀纣外貌特征推断其能力;⑥也是通过外貌来判断其举止行为。都是从反面进行论述。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但却落得身死国灭,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反问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

  解析 C项,“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错。

  答案 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2)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3)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