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附答案》正文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附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4-21 08:24:04

  今年的高考语文复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巩固复习,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冲刺试题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练习。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

  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揩(kāi)油  痉(jīng)挛 笑靥(yè)  物阜(fù)民安

  B.泥 (ní)古 诤(zhèng)友 蹊(qī)跷 羽扇纶(guān)巾

  C.滂(pāng)沱 摈(bìng)弃 聒(guō)噪 悄(qiǎo)然无声

  D.洞穴(xué) 糟粕(pò) 酝酿(niàng) 人心惶(huáng)惶

  解析 A项,“痉”读“jìng”。B项,“泥”读“nì”。C项,“摈”读“bìn”。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解析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家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 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为了确保秦岭“四大国宝”顺利入驻世园,陕西省林业厅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商讨方案,对运输的笼舍、路线及人员做了精心准备。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答案 B

  解析 A项“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搭配不当。C项“准备”与“路线”“人员”不搭配。D项搭配不当,应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答案 A

  解析 “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试题二.默写题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答案 (1)舍生而取义者也 (2)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3)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乞者赵生传

  试题三.文言文阅读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 ①临川王:陈,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②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畜骏骡 畜:饲养。

  解析 C项,特:仅、只。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 (  )①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A. B. C. D.

  解析 ③是赵生对“道”、“术”的理解,④是赵生对养性的议论,⑤表现不出赵生的率性。答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太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停止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被贬居住在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访,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解析 因果关系不当。答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即使不曾认识,也都能说出这人多年的疾病和他平生的善恶行径。

  (2)我听说有道的人讨厌别人了解他,大多用不好的言语、丑恶的行为来隐匿自我,然而也不能全部遮掩住。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