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物理备考 > 《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正文

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用考网【高考物理备考】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15 10:14:54

  备考高考物理时,同学们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要总结一下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错。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考物理易错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_高考物理常见易错点

  高考物理易错点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29、v-t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30、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31、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2、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33、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34、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5、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2或10m/s2,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6、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7、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8、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9、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40、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41、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42、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43、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44、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5、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6、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7、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8、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9、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0、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51、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52、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53、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

  54、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55、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56、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7、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58、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59、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60、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61、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62一个力分解成的两个分力,与原来的这个力一定是同性质的,一定是同一个受力物体,如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其重力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不能说成下滑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63、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64、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65、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惯性。

  66、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

  67、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当只研究某个力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仍成立。

  68、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相应改变。

  69、虽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但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没有体现。

  70、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71、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a,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72、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时注意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计算。

  73、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选择正方向,一般我们选择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74、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75、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76、有时加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也处于超、失重状态。

  77、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78、国际单位制是单位制的一种,不要把单位制理解成国际单位制。

  79、力的单位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

  80、有些单位是常用单位而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小时、斤等。

  81、进行物理计算时常需要统一单位。

  82、只要存在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力是否为恒力无关。

  8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该点所在的轨迹的切线,而不是合外力沿轨迹的切线。请注意区别。

  84、合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不一定是人感觉到的运动。

  高考物理复习的建议

  1、课后复习要能够独立思考。

  有些同学平时练习还可以,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

  有时题不会做时,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的去找答案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2、加强限时训练。

  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时做题不限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可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旁边摆个手表时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用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推导计算,那怎么能做对呢?

  3、善于归纳总结。

  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还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尤其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在一起,考前用很少时间看一遍,会感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4、重视对思想方法的小结提高。

  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有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在复习课上老师都会提及,一些好的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同学们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来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听课中,建议大家格外注意听老师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5、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6、瞄准“中档题”。

  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应该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看过“高考物理易错点汇总”的人还看了:

1.高考物理易错点总结

2.2017高考物理易错点总结

3.2017高考物理常见易错问题

4.2017高考物理易错易忘知识点

5.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6.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