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历史备考 >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复习》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复习

用考网【历史备考】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14 09:00:12

  历史必修3是高中历史重点的重点,考生们要做好知识点的整理。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P课文第2-3页)

  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

  “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P课文第5-6页)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P课文第7页)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P课文第4页)

  ②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P课文第8-9页)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法家:韩非: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P课文第9-10页)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P课文第7-8页)

  评价:①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P课文第11页)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5)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 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 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汉代儒学:——(P课文第13-14页)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评价(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 :——(P课文第18页)

  历史作用: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课文第20-22页)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P课文第21-22页)

  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的概况:

  (1)造纸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 ①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印刷术——(P课文第27页)

  概况:①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②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③ 外传——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评价: 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P课文第28页)

  概况:①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②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指南针——(P课文第29页)

  概况:① 战国——司南 ②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③ 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汉字与书法——(P课文第32-33页)

  (1)文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书)

  (2)书法: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P课文第33-35页)

  2、绘画:——(P课文第37-39页)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帛画——魏晋: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唐:雍容华贵(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宋元: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明清:风格奇特(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动荡)

  ②民间绘画:a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b代表: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

  ③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P课文第40-43页)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贵族平民的生活。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

  3、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唐诗:(1)繁荣原因:①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李、杜、白见课本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代表人物

  时代特点

  作品风格

  代表作

  流派

  李白 (诗仙)

  盛唐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浪漫主义

  杜甫(诗圣)

  其诗称为“诗史”

  唐由盛转衰时

  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

  “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

  白居易

  晚唐

  讽喻诗: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叙事诗:韵味绵长

  《秦中吟》、《新乐府》

  《长恨歌》、《琵琶行》

  5、宋词:——(P课文第42页)

  (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3)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见课本42页)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陆游

  6、元散曲:——(P课文第43页)

  (1)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2)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 ——(P课文第45页)

  (1)社会背景: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成就:①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②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③ 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P课文第88页)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

  ②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④意义: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P课文第88-89页)

  背景:① 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③ 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含义:“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清王朝。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

  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维新变法思想及作用:——(P课文第89-90页)

  1)早期维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人物,随着中法战争的失败,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还主张发展工商业。这些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统和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

  ①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③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内容包括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P课文第92页)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P课文第92页)

  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维新变法思想及作用:——(P课文第89-90页)

  1)早期维新思想:最初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为代表人物,随着中法战争的失败,早期维新派开始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还主张发展工商业。这些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未能形成系统和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

  ①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先进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②代表人物及思想:A、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其思想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B、梁启超,突破康有为理论的束缚,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C、谭嗣同。极力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堪称维新运动的勇士。

  D、严复,系统传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人,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主张,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③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内容包括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这场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维新思想的影响: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背景:——(P课文第92页)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P课文第92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发表的意义见课本93页)

  3、主要内容:——(P课文第93页)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P课文第94页)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c.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学的典范——(P课文第96页)

  ④ 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思想影响:——(P课文第97页)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P课文第103页)

  ①开始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系统介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P课文第103-104页)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郑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旧三民主义:——(P课文第99=100页)

  内容:①“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

  ②“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2、作用:①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颁发了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推动作用。

  ②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P课文第101页)

  内容: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作用:①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③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3)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不同点:①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②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普遍的平等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调口号

  ③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的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紧密相联,而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

  (4)评价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斗争的纲领。

  (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课文第104-106页)

  ①发端(国民革命时期):针对陈独秀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②初步形成(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探索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成熟(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矛盾;1957年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2、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下一页更多有关“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复习”的内容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