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习题及答案
用考网【阅读理解】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0-18 14:47:14
传记阅读题是太原中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提高传记阅读的答题技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习题及答案,供大家阅读练习。
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原文
孟德尔的时代,人们基本认同“混合遗传”学说:遗传是“黑+白=灰”,父母的黑
和白简单融合得到子代的灰。此学说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规律,而孟德尔对此却不以为
然,他自己设计实验,通过锲而不舍的研究,发现了与此不同的学说。
1856年,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布鲁恩不久,盂德尔就利用执教的业余时间,在奥古斯
汀修道院的植物园里孤独但兴趣盎然地开始了豌豆实验。为避免获得有疑问的结果,实
验之初,孟德尔小心地选择了实验用的植物,又选定用性状相对稳定的豌豆研究遗传规
律。他精心选择出7对性状,对应7对性状安排了7个实验,每个实验,都单独观察它
们的遗传。孟德尔观察到显性遗传与性状分离现象,却没有发现融合。之后,他开创性
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获得了分离比率一一显性比隐性为3:1。孟德尔据此大胆地提出
了自己的假说,而且设计了豌豆的“回交”实验,来验证遗传因子是否分离。实验结果
证明了预计结果。于是,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当具有成对不同性状的植物杂交时,
一代杂种的性状都只与两个亲本中的一个相同,另一亲本的性状在杂种一代隐而不显。
而将杂种一代再自相交配时,后代的性状不再相同,会发生分离,且显性对隐性呈3:1
的比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彻底否定了“融合遗传论”理论。
实验至此,他没有止步,继续探究比例背后的意义。他很清楚,植物的性状并非只
有一个,而是多种性状并存,必须进一步探索两对及两对以上性状植物杂交的遗传规律。
他又开始了新的豌豆杂交实验。他尝试了各种不同组合,且做了回交实验。盂德尔发现
3:1中的3,分成了2和1。3:1被分解成1:2:1。他又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当同时
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性状的植物杂交并产生第二代杂种时,其中每一个性状各自按
3:1的比数独立分离、互不干涉、自由组合。
孟德尔可能考虑过自己的发现与进化论的关系。他读过第二版《物种起源》德译本,
在书的边缘做了评注。可能由于自己在修道院吃饭,他在论文中完全没提进化论。但是,
他的文章故意讨论了性状独立遗传的意义。他指出:如果一个植物有7种不同的性状,
产出后代就有2的7次方种不同的组合。孟德尔的这个算法其实解决了“混合学说”给
达尔文进化论造成的矛盾。
从1854年开始,孟德尔做了新颖的、长期的、严谨的系列遗传学实验,.与他可爱的
“女儿”一一豌豆相处长达八年,终于找到了遗传学规律。为审慎起见,他又研究了多
种植物,至1865年他才公布了自己的发现,次年发表了论文《植物杂交的实验》。
孟德尔对自己的发现深信不疑,但却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当时,他是一个无
名小卒,加之论文刊在了地方杂志上.,致使他的学说无人问津!1865年,孟德尔在本地
科学协会的会议厅宣读研究成果,听众对连篇累牍的数字和繁复枯燥的论证毫无兴趣。
孟德尔又寄出论文给不同的科学家,只有瑞士的著名柳菊专家耐格利回了简短的信。耐
格利早在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之前就相信生物进化,可他在以后的遗传学专著里,一字未
提孟德尔的研究。
先于孟德尔7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学说,其核心是“自然
选择”原理。达尔文处在科学园地的核心,这个学说迅速成为时代的焦点。神学对达尔
文给与了猛烈攻击。根据“混合学说”,生物的遗传性状会越来越单调,不存在很多可供
选择的性状,因此没有物竞天择的物质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急需遗传学说提供支持。
达尔文像其他人一样,主要依赖观察来推导理论,而不是像孟德尔那样用实验验证
假说。他也做过十一年的实验。用金鱼草做实验的结论是:同种植物里有两种相反的潜
在倾向,第一代是正常的占主要,隔一代怪的倾向增加。这样的直观“常识”通过生活
经验就可获得。从报春花研究结果的表格中,我们看到,他用杂合体授粉时,得到显性
后代为750‘,隐性为25%,不过,达尔文没有数学思想,因而提出了错误的泛生论。
达尔文是否读过孟德尔的论文是个谜,假如他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也一定读不懂,
或不能认可孟德尔。
孟德尔晚年,曾充满自信地对他的好友尼耶塞尔教授说过:“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
但他的预言在他去世后16年一一他的名著《植物杂交实验》出版后的34年,才变成现
实。
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题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孟德尔小心地选择了实验用的植物,又选定用性状相对稳定的豌豆研究遗传规
律。这个做法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孟德尔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第一个遗传定律一一“分离定律”后,他才在意识深
处彻底否定了所谓不证自明的“融合遗传论”。
C.孟德尔读过第二版《物种起源》,在书的边缘做了评注。这说明他相信达尔文
的“进化论”学说,但是也发现了它的不足。
D.孟德尔寄出论文给不同的科学家,也包括瑞士的著名柳菊专家耐格利。但耐格
利觉得孟德尔的论文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E.这篇传记描述了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坎坷过程,叙述动人:记述了孟德尔重
大发现的科学价值,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孟德尔做杂交实验之所以能获得重大发现,与他具有的科研品质息息相关。请结合
材料,具体分析孟德尔有哪些“科研品质”。(6分)
(3)“假如他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也一定读不懂,或不能认可孟德尔”,请结合材料简述
文章这样说的原因。(6分)
(4)孟德尔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但他又是一个孤独的天才。他的“孤独”表现在哪些
方面?这种“孤独”对我们有什么启示?(8分)
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答案
(1)A、C(选C得3分,选A得2分,选D得1分,答B、E不得分。B项“才在意识深处彻底否定”错,原文有“孟德尔对此却不以为然”。孟德尔当初就认为“融合遗传论”没有道理,他的实验是为证明自己的认识。D项耐格利是否读过孟德尔值得怀疑,读只是一种可能,但他会像达尔文一样读不懂。E项“坎坷过程”“叙述动人”错,文章重在“科学研究过程”;“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错,记载他的发现不被认可,只能令人沉思)
(2)①敢于质疑。孟德尔敢于怀疑“混合遗传”学说,实验过程开创性地运用了数学统计。②严谨审慎。实验结果设计“回交”实验验证,公布发现之前又研究多种植物。③持之以恒。豌豆实验长达八年,发现“分离定律”后继续探究比例背后的意义。④充满自信。坚信自己的时代会到来。(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得分)
(3)①方法迥异:孟德尔用实验验证假说,而达尔文则依赖观察来推导理论。②分析迥异: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而达尔文没有数学思想。③结论迥异:孟德尔获得的是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而达尔文提出的是泛生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孤独”表现:①研究忍受孤独:孟德尔做豌豆实验时,孤自一人花八年时间探索遗传规律。②成果受到遇冷:孟德尔的发现不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孟德尔的科学成果被冷落了34年。人生启示:①做事要有长期坚持的准备。②要忍受世俗的冷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太原中考语文传记阅读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理解】图文推荐
- 上一篇:酒泉中考语文阅读专练题及答案
- 下一篇:太原中考小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