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正文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

用考网【阅读理解】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7-11 12:51:19

  现代文阅读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几乎成为必考阅读题型,提高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十分重要,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欢迎同学们阅读练习。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原文:

  ①马是人类的传统交通工具。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骆驼可以当“车”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当“的士”用。

  ②如果说我们乘坐出租车为“打的”,那么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在斋浦尔,很多人,特别是从山下前往山上的琥珀堡游览的外国游客,基本都打“象的”。

  ③与站在路边随便就可以拦到出租车不同,打“象的”需要到“象的”车站。“象的”站与大象一般高,乘客需要爬到高高的“象的”站排队。轮到的乘客,就直接盘起右腿,从站台坐到象背上。

  ④“驾驶”大象的人被称为“象夫”。象夫叉开双腿坐在大象头颅上的方形坐垫上。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两名乘客(不包括象夫)。乘客的座位是一个长方形的藤椅,用绳索紧绑在大象背上,其中3面有安全护栏,前面是一根可以自由活动的链条,在乘客上下“象的”时拉上或解开。座位外侧有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这就是“象的”的“车牌”了。

  ⑤“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这刚好符合游客们休闲观光的目的。正因如此,“象的”也从来没有超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象的”司机喝酒,也不会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毕竟大象是活的。

  ⑥实际上,除了“象的”之外,要到山顶琥珀堡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游览轿车,这就快得多了。只不过,也就没有机会领略“象的”上特别视角下的“象背风光”了。与街上印度的红男绿女相对应,大象身上也是披红戴绿,装饰十分艳丽。

  ⑦那么,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要知道,大象在印度可是令人敬仰的“国宝”。所以,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更何况,“象的”还有象夫“驾驶”,一路上更加通畅无阻。

  ⑧不过,并不是随便一头大象就能胜任“象的”的。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⑨据统计,印度大象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5岁,也有高达100岁的“老寿星”。因而被象夫训练后的“工作象”,都可以为主人赚取几十年的收入。成年的大象身高往往高达3米,重量达到四五吨,力气巨大,驮3个人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和食肉性的狮子、老虎等不同,拥有如此庞大肉身的大象却以素食为生,只吃嫩叶、嫩竹、野果、野草、野菜等。

  ⑩印度大象温顺而耐劳的形象,给外国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位德国旅客在乘完“象的”后说“印度象比印度人给我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

  1.根据文意,分条概括印度“象的”是如何保证行驶安全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简要分析。

  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3.文章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来到印度古城斋浦尔旅行,很容易见到一支大象运输队整齐有序,稳步前行。

  B.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三人,象夫和乘客坐在象背上就能饱览独特的城市风光。

  C.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经过驯化的大象,能够牢记住40个左右来自象夫的指令。

  D.印度象性情温顺而耐劳,因而在印度民众都驯养它们用来骑乘、服劳役和表演等。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答案:

  1.①“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

  ②大象在印度是令人敬仰的“国宝”,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

  ③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2.“基本”表示“通常(一般、大多数)情况下”,文中指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时,轿车会乖乖给大象让路,一般不会造成伤亡事故发生。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突出强调了大象以素食为生,但是身形高大、力气巨大的特点。

  4.A
 


中考语文模拟阅读练习题相关文章:

1.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3.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4.2016年中考语文冲刺一模模拟试题

5.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