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译文》正文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译文

用考网【阅读理解】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5-06 08:37:58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考试难点,想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要加强文言文的阅读练习。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译文,供各位考生提高练习。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原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1.答案:D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 ,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

  3.答案: 人才 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 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