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公务员 > 公职考试 > 招警考试 > 申论辅导 >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阅读》正文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阅读

用考网【申论辅导】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9-26 14:20:34

  在招警考试考试中申论是极为重要的科目,备考申论考试需要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希望大家喜欢。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一)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革的是利益格局

  去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保证法官、检察官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再次传递出信号:司法责任制改革正处于全面推开的重要时刻,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确保完成党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能否将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信赖司法,而且直接决定和影响司法体制改革之成败。

  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石。司法作为国家判断是非、定分止争、平衡利益之重器,理应获得至高无上的公信和权威。长期以来,以层层审批为特征的审判权运行方式,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既侵蚀了司法的亲历性原则,又降低了司法的质量和效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抓住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让人民群众信赖司法的前提和基础。

  司法责任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让司法更公正,审理与裁判的合二为一,增强法官对诉辩双方争议事实的真实感受,提高了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可以让司法更高效,“让审理者裁判”排除了层层审批的行政化运行模式,减少了审理与裁判的环节,提高了司法的效率;可以让司法更权威,“由裁判者负责”相配套的责任机制、公开机制、说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大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的获得感。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一要恪守审判的独立性,让一切干预无处藏身。只有确保法官在判断证据、发现真实和适用法律上的独立性,排除一切非法干预,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二要坚持司法的公开性,让审判权力阳光透明。只有实现了司法的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和理由公开,诉辩双方相互对立的主张和理由才能完整呈现,司法裁判的合法性、正当性与合理性才能充分彰显,法官的权力与责任才能更加清晰明确。三要坚守司法的专业性,让追责机制科学有效。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任性与腐败。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追责机制,让法官对证据能够证明或者不能证明的法律真实负责,对选择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负责,对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负责,可以大大提高法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良知,确保司法的质量与效率,有效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司法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权,也是在无数种可能性中选择、采信或者排除一种可能性的解纷方式。受各种证据灭失或取证方法的限制,法官要百分之百地还原和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存在较大困难。要让追责和免责的边界更加清晰,既要让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法官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又要明确法官责任豁免的范围和条件,确保法官裁量权的合理空间。这就要让审判和监督的范围更加明确,让裁量的空间和底线更加严格,对法官行使裁量权的尺度和范围进行必要的规范和限制,从而构筑起有效防范冤错案件的工作机制。

  筑牢司法责任制这个基石,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同时发力、共同推进。当前,在确保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还应当加快推进法院、检察院的职务序列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尽快落实涉及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领域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革的是利益格局,矛盾、困难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只要勇于担当、知难而进,司法体制改革就会步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绘就的全面依法治国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二)

  日前,辽宁营口警方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6000多公斤含工业明胶的黑心食品,端掉7个黑窝点。警方调查发现,吉林通化一窝点将数百吨工业明胶充作食用明胶销至8省制成食品。几天前,银川警方也捣毁了一个利用工业明胶加工皮冻的黑作坊。此前浙江也曾查获使用工业明胶、甲醛制作的超万吨“毒鸭血”。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氨,从吊白块到工业明胶,近年来工业原料流入食品加工领域被制成黑心食品的案件不断被查处。但遗憾的是这种事后的“灭火”力度有限,被查缴的黑心食品往往只是少数,更多的已经被销往各地,甚至已经端上了人们的餐桌。类似案件一经公布,消费者感受到的不是吃下一颗“定心丸”的安心,而是吞下一只苍蝇的恶心。

  事后“灭火”总不及事前防患,守卫“舌尖安全”监管必须前置。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事后惩处机制下,一次次通过案件查处来修补制度,只不过是在老百姓不断被伤害中寻得些许进步,这无疑令人心痛。末端治理、事后查处对维护食品安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堵得了溃口却防不住行业的沦陷失守,无法从根本上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暴露的不仅仅是不法商贩的失德和监管体系的滞后,更深层问题是现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过低。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前置监督必须标准先行,把篱笆扎得更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食品生产、加工、制作等各环节安全标准,为企业划定红线,为事前监督提供依据。

  要实现源头治理必须让监管部门的手伸得更长些,改“坐堂”式监管为动态监督,把监管前移到食品加工一线和原材料市场中。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联动,加强对可能流入食品加工领域的工业原料的监控,完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实现工业原料和食品原料的物理隔离。

  此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拳头要再硬些,不仅要对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加大依法惩处力度,还要强化对监管部门的督查问责力度。在让百姓吃得安心这件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三)

  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日前发布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一大型互联网公司发布报告称,有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

  久看屏幕视力下降,不良信息诱导犯罪,沉迷网络性格孤僻……互联网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让不少家长为之焦虑。而这些家长恰是手持游戏手柄、盯着荧光屏,在父母的焦虑和唠叨中长大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机的普及与今天的互联网一样,也曾引起社会焦虑——到底让不让孩子看电视,看什么,看多久?人们还没来得及找到正确答案,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液晶屏,就在一夜之间把我们拉进互联网时代。

  焦虑源自于对利弊的未知所产生的选择茫然。从电视到手机屏,利弊之争从来沸沸扬扬,标准答案从“家长要引导儿童安全收视”变成了“安全上网”。然而,在儿童互联网教育研究、安全使用研究仍是空白的当下,“引导儿童安全上网”本身就是一句空话,又如何能让家长“引”之有理、“导”之有据?

  大大小小的电子屏本身没有是非,它作为新技术甚至新兴文明的载体,早已嵌入我们的生活无法剥离。儿童触网已经不是一道可以选择的命题。网络正重塑我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让孩子不当“屏奴”“网奴”绝不能坐而论道,互联网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应各司其职,认真研究分析互联网中哪些是孩子成长离不开的“利”,哪些是必须除掉的“害”,方能择其善者而用之,因势利导教育、规范孩子健康使用网络,化解潜在风险。这之中,作为源头的互联网技术和内容建设者责任尤其重大。

  从荧光屏走进千家万户,到智能手机成为孩子的玩具,不过短短三十多年。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改变的生活形态,研究必须要打提前量,要帮助人们作出驱利避害的选择。一些国家针对儿童上网加强立法保护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不能让我们的互联网成为良莠不分、利害难辨的实验田,更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他人的“小白鼠”。

招警考试申论时事热点阅读相关文章:

1.招警考试申论精选参考范文

2.2015招警考试申论范文

3.招警申论考试范文精选

4.招警申论考试写作参考范文

5.2016招警考试申论热点:中国式哄抢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