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政治备考 > 《高一政治公民政治生活检测题(2)》正文

高一政治公民政治生活检测题(2)

用考网【政治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08-09 14:17:15

  高一公民政治生活检测题:主观题

  26. (2011•广州质检)高一(1)班黑板报有这样的两组材料(如下),引发了不少同学思考。

  【世博与市民同行】

  2010年8月8日,我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上海以世博会开幕100天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此外,各区县、街镇也开展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5周年成就为内容的宣传活动。根据《条例》要求,上海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就《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修改意见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交流和探讨。

  (1)你作为一名市民,你认为此次讨论有何意义?(6分)

  【共享世博】

  作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商机无限、市场空间巨大、各参展方均享受到明显共同利益的盛会。

  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平平同学说,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一定尽我所能地竭诚为国内外游客服务。请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分)

  27. (2011•烟台质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走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时 间 举 措

  2006年9月26日 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网上开通“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3月23日 工作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医改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研究

  2008年4月11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医改工作座谈会,听取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教师、城乡居民等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10月14日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

  2009年2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1)请指出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3分)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 (6分)

  28. (2011•沈阳模拟)某校高一年级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学习政治生活的热情,组织了一次漫画展,下面是某班展示的漫画,请你赏析。

  你作为一名公民,面对漫画中的腐败行为,你将如何去做?(12分)

  29. (创新题)伴随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某校高三(5)班学生,以“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请你参与。

  【走进村民自治】

  2010年5月11日,东港山镇窟窿山村 “两委”换届选举基本结束,新一届“两委”成员高票当选,一次选举产生。值得一提的是,窟窿山村的无候选人“直选”改进了以往单一的“两推一选”选举方式,使广大村民拥有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此次选举,村民选举参选率达到98%以上,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

  (1)近年来,村民为什么踊跃参加村委会的换届选举?(6分)

  (2)假如让你参选,为了争取当选,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3分)

  【关注身边生活】

  李明是一名高一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位老人在寒风中下棋,就想:要是老人们能有一个安定的活动场所就好了。于是,给居委会主任写了一封“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居委会对此非常重视,经过多方努力,社区老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老年之家”。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8分)

  高一公民政治生活检测题答案:

  6. D 【解析】让公民参与决策,并非什么事情都让公民来决定,故排除①。

  7. A 【解析】由 “城市居民参与民主管理情况的调查”可知选A。

  8. A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点为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点。故选A。②为间接选举的优点。③为等额选举的优点。

  9.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图表漫画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准“根本原因”这一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故选D。

  10.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图表漫画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对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的理解。从漫画中可知公民对听证会的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听证会的召开进行了监督,故③④符合题意,①不是公民的权利,排除。②不符合题意。

  1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因而体现了①②④。③说法不恰当。

  1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原则中可以看出,作为受益人的农民,同时也必须承担交费的义务,因此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故选B。

  13. A 【解析】本题的题意是讲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并不仅仅是农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我国国家性质和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从材料可知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故选A。③④说法错误。

  15. 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要注意把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途径区分开。①③是民主监督的途径,故排除。

  16. A 【解析】公民通过QQ议政,对政府决策提出建议,可见属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故答案为A。重大事项社会公示,主要指将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决策向社会公示,听取意见和建议,此题没有体现,排除B。此题没有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广泛性,排除C。主要途径说法错误,排除D。

  17.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农民工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反映自己的利益与意志,可知其行为是参与民主决策。

  18. D 【解析】从漫画中公民积极参与基层选举可知本题实质是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故答案为D。

  19.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层民主自治的认识。②④说法错误,排除。

  20. C 【解析】回答本题时要注意题意指出的“检举”这一关键词,则可知公民在行使监督权。A、B、D三项本身错误。

  21. C 【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学生对民主监督意义的认识,②说法太绝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①③④与题意相符。

  22. D 【解析】借助网络进行的这种“政府—民间”的互动模式,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也有利于政府广泛了解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故③④的说法正确;①中“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说法不确切,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合;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故②的说法错误。组合型选择题要充分运用排除法。

  23. B 【解析】从材料可知公民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这表明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的渠道拓宽。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公民的政治权利并没有扩大,故④说法错误。

  24. B 【解析】公民旁听人大会议有利于公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故属于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25. D 【解析】此题主要涉及了人大与公民的关系,没有涉及政权建设,排除A。这样做能够防止腐败,但不能根除腐败,排除B。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但不能保证不出差错,排除C。

  26. 【解析】设问一:主要考查了民主决策的意义。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这是民主决策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从公民与政府两个角度分析民主决策的意义。

  设问二:主要考查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解答此题关键要明确为国内外游客服务,所以涉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其次认识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再次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何行使。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就《建身计划》征求市民意见,保证了公民的政治自由,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分)②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分)③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2)①作为世博会志愿者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正确处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分)②志愿者为游客服务时要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分) ③志愿者服务游客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维护国家形象,负起社会责任。(2分)

  27. 【解析】设问一主要考查了民主决策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属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召开专家座谈会属于专家咨询制度;向社会公示属于社会公示制度。

  设问二主要考查了民主决策的意义,应该立足公民和政府两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3分)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28. 【解析】此题强调了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所以,首先应该明确监督的途径,其次认识如何行使监督权,最后明确有序参与的原则。

  【答案】(1)公民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等方式,就腐败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3分)

  (2)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3分)

  (3)行使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分)

  (4)遵循法律、法规,依据一定程序实施监督权,做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分)

高一政治公民政治生活检测题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必修一练习题

2.高一政治下册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要点

3.高一第一学期政治模块测试试题

4.高中会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5.高一政治必修第一单元知识点测试题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