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思晴 发布时间:2017-02-22 10:31:38
2017高考即将来临,高三学生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201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201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哲理名句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
201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实词真题
真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真题2(2009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真题3(2009年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真题4(2009年湖北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真题5(2009年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智康教育:领先的N对一个性化辅导、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奥数、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全科家教辅导,满足小学、小升初、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类人群课外补习需求。
201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虚词用法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余始循以入(表顺承,相当于‘‘而”)
回视日观以西峰(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自唐显庆以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是时以大中72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凭借……身份)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列关系)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介词)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
虽董之以严刑 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于
其皆出于此乎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
室西连于中闺(和)
师不必贤于弟子 其制稍异于前(比)
而耻学于师(向) 不拘于时(被)
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或曰:此东海也(有人,代词)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也许)
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词)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然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有穴密然 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五人之当刑者,意气扬扬(不过,但是)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腮之下 (这样,那样)
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
然视其左右 然余居于此(然而连词)
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 (到、往、去,动词)
顷之(凑足音节)
吾妻死之年(那)
抚之甚厚(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猜你感兴趣:
【高考语文备考】图文推荐
- 上一篇:如何摆脱语文低分状态
- 下一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