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正文

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思晴 发布时间:2017-02-21 09:41:45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1题)

  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2.下列关于原文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2题)

  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C.“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之后,在公元1444年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现在,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3题)

  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作为汉字标准音的《切韵》系韵书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B.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白话的最高成就。

  C.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因形声字字形少变,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完全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俞献卿,字谏臣,歙人。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献卿起家补安丰县尉。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献卿曰:“吾与宁善,不告而去,岂有异乎?”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注】尸,一县大惊。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平籴,至积谷数万,及是大兵至,赖以馈军。

  除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上言:“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会其兄为盐铁副使,徙开封府判官。朝廷择陕西转运使,宰相连进数人,不称旨。他日,献卿在所拟中。帝曰:“此可以除陕西转运使。”时边吏多因事邀功,泾原路钤(qián)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未几,贼果至,杀将士,塞所凿壕而去。徙京西。因入对,甚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除福建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勾院,累迁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知荆南,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杭州。暴风,江潮溢决堤,献卿大发卒凿西山,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还,勾当三班院,知通进、银台司,知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卒。

  【注】瘗(yì):埋葬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4题)

  A.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B.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C.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D.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5题)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考试,即会试的,称为进士。

  B.盐课,是中国古代的盐税,盐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尚书,一指儒家经典《尚书》,二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官名,如刑部尚书。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官员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龄不尽相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6题)

  A.俞献卿聪慧敏锐。他少年时以文学出名;他在安丰县任职,有个和尚杀了自己的师父,想欺瞒官府,却被俞献卿识破,真相大白后,震惊全县。

  B.俞献卿恪尽职守。他被派往象州协助太守处理叛乱,他反对弃城而逃;当初,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用公款购买很多粮食,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C.俞献卿深得皇帝信任。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呈上好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次,皇帝看到名单中有俞献卿,即认可他出任这个职务。

  D.俞献卿关注民生,有才能。他上书关心粮、布价格;他在杭州任职,杭州受到风暴侵扰,他挖山筑堤,百姓感到便利;他被派去管理淮、浙盐利,政绩显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5分)

  译文: ▲

  (2)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这首词刻画了怎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卖厨刀

  刘明

  早晨有雾,淡淡的。

  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

  正是起早赶露水集的时候。来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市的乡民们,肩上挑着柴禾,手里提着鸡婆、绳头串着蘑菇,盆里盛着活鱼,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镇。

  桐庐镇仅有的这条直街上热闹起来了,热闹得就像一锅正在滚动着的粥。卖韭菜的放开嗓子直着吼叫:“多水嫩的韭菜,六角八一斤,便宜过草!”卖金针木耳的吆喝起来顿挫抑扬,如同唱戏文一般:“黄针——木耳,蘑菇——生姜!”卖藤条锅刷的吆喝声很有些特别,前声十二分地拖长,而到后半部分却喊得出奇的短:“卖藤——条!”卖葱煎包子的把平底锅沿敲得梆梆响;卖鸡的鼓圆腮帮吹开鸡婆的尾毛,两指捺着滚圆的鸡屁股直伸到买主的鼻尖,正和买主作激烈持久的讨价还价。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

  唯有市场西边的一根电线杆子下,一个穿黑袄的汉子一声不响地蹲着,跟前放着二十多把厨刀。汉子抬起胡子拉碴的脸朝喧闹的人群望了一眼,从他兜里摸出一块砚台大小的铁块和一团筷子粗的铁丝放在地下,捡起一把厨刀,低下头,“咔咔咔”砍起铁丝来了。

  “是在变戏法儿吗?”外圈的人只想往里面挤。

  “他怎么不说话?”里圈的人直纳闷。

  见人多了,黑袄汉子从他兜里摸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一行工工整整的柳体大字:自家打的厨刀,每把两元。

  “哼,店里张小泉剪刀厂出的厨刀也只卖一块六。”有人摇着头冷言冷语。

  “不过,这厨刀的刚火倒是硬碰硬的。”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黑袄汉子一声不响,低着头又砍起铁丝来。“咔咔咔”铁丝都断成了一厘米长短的小段。

  “嘿,这厨刀砍铁丝就像切粉丝一样,我买一把!”有人把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慢!”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挤到黑袄汉子跟前,从地上另捡起一把厨刀:“你换一把砍砍看。”众人都投来赞佩的眼光。

  黑袄汉子好像没听见,依旧埋头只顾自己砍。

  “唔——?是个哑巴?”工人模样的青年把厨刀递到黑袄汉子的手里,比比划划做了一阵手势。

  黑袄汉子接过厨刀,“咔咔咔”,一气砍了三十几下。青烟飘起,火星四溅,砍断的铁丝飞了一地。

  工人模样的青年夺过刀来,仔细地瞄了瞄闪着寒光的锋口,扔下两元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人群哄地一下炸了。“我买一把!”“我买一把!”几十只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砍得硬的厨刀不一定切得软!”刚才说风凉话的人又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众人迟疑了,有几只捏着钞票的手缩了回去。

  黑袄汉子慢慢站起身来,高眉脊下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射出两道光来,直瞪着说风凉话的人的脸。瞪着瞪着,一言不发的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

  众人吓了个大跳,哗地撒开了个大圈。只见黑袄汉子不慌不忙举刀在下巴上刮了几下。“嚓嚓嚓”,胡须纷纷落地,只留一片青青的胡渣儿。

  说风凉话的人嗫嚅着,似乎还想说几句什么,但人们一拥而上,早把他挤出了人圈。黑袄汉子的二十多把厨刀顷刻卖完。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搭上搭兜,走到卖葱煎包子的摊前:“喂,买四个葱煎包子。”

  两个刚买了厨刀的人听见他说话,大感惊讶:

  “咦,他会说话,他不是哑巴!”

  “他会说话,做买卖为什么硬是一声也不吆喝?”

  太阳升高了,晨露散尽了,桐庐镇幽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卷。黑袄汉子背着搭兜,手里托着四个刚出锅的葱煎包子,大踏步地走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桐庐镇比做鲜嫩碧绿的荷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桐庐镇的勃勃生机。

  B.“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真实地写出了集市人声鼎沸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热闹景象的欣赏。

  C.小说将卖刀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人们开始以为有人在变戏法,后来才发现是卖刀;开始怀疑菜刀有假,后来又争抢买刀。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如“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不但“众人吓了个大跳”,就是读者也为之心惊。

  E.小说语言雅致朴实,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看似普通但又与众不同的“黑袄汉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说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3)小说中的“黑袄汉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

  (4)小说中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洪业:季世①儒者

  [美]陈毓贤

  洪先生生于一八九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谱名正继,学名业,号煨莲,煨莲谐音于他英文学名,是他二十二岁到美国留学时自己取的。

  洪业曾发表《失败者》一文。他从小经淘汰过程而成为“胜利者”,但他因受儒家传统思想熏染而深感野心与操守是对立的。他一生中好几次有机会可青云直上,大有作为,但每次都本能地往后退。

  一九二二年,司徒雷登到美国聘洪业为燕京大学教会历史学助理教授。洪业答应在美国多留一年,帮助燕京大学副校长路思义为学校募款。每到一处,洪业便先演说,讲中国丈化、中国语言、中国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解除一般美国人的误解。他讲完了,路思义便要求听众捐钱资助北京这新设的基督教大学(即燕京大学)。洪业笑说:

  “换句话说,我是在街头演戏的猴子,路思义是拉着手风琴,等猴子演完戏向观众要钱的乞丐。”

  一年半之间,二人募得两百万美元左右,作燕大建筑校舍之用。

  回国后,除教书外,洪业还致力于改进燕大图书馆。他深感燕大需要那么多基本参考书而没钱买,便多方募捐,燕大图书馆后来成为中国最好的图书馆之一。

  三十岁的洪业被任命为燕大文理科科长(又称教务长)。他深知燕京大学在国内大学间立足的资本是中文系,便把教中文的几个懵懂老师一块儿辞掉,重新聘请资历高深的教授。他定了规矩,学生成绩平均不够乙等的话,就得退学;实施第一年四百多个学生中有九十三个被迫退学。以后学生入学竞争非常激烈。

  洪业于一九二七年辞去文理科科长的职位,他说:

  “司徒雷登当然要留我,但我猜疑他心中一面也为我辞职而松了一口气。……他觉得……在中国办事得变通一点。”

  司徒雷登也许对洪业的功劳不完全了解。一九五四年他写成自传,只提过洪业一次。燕京大学在洪业为教务长期间,从一间默默无闻的教会学校,摇身而为中国知识界举足轻重的一个机构,洪业功不可没。司徒雷登请胡适替他作序,胡适对洪业的功劳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我趁此向燕京的中国学人致敬,特别要向洪业博士致敬;他建立燕京的中文图书馆,出版《燕京学报》,而且创办一项有用的哈佛燕京引得②丛书,功劳特别大。”

  洪业自学校行政退下来的那短短十年中,学术著作的分量相当惊人。他创办的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出版的一系列参考书,可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研究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引得编纂处整理了十三经中的十二经,独没有《尚书》,顾颉刚的《尚书通检》另由燕大出版。因为顾虽赞同编纂处的宗旨,但不愿意用洪业“引得”这两个字,也不喜欢洪业的“中国庋撷检字法”,但他用的是引得编纂处的人,体例也按照引得编纂处的惯例。

  洪业随时留意可栽培做历史工作的学生。据刘子健《洪业先生:少为人知的史家和教育家》回忆,他培养历史人才是很有计划的,他的目标是培养一群具世界观的中国历史家。翁独健是洪业发掘出的学生之一。洪业看他资质很好,便暗暗写信到哈佛燕京学社推荐他到哈佛深造。当哈佛来电接受翁时,洪业笑着把电报交给翁,翁不敢置信:

  “你为这件事奔走怎么一点都没让我知道呢?”

  “我恐怕事不成。”洪业大笑说。

  在这段时期,洪业写的《札记引得序》赢得法兰西文学院的赞赏,荣获一九三七年度的儒莲奖③金。但很多学者却认为洪业《春秋经传引得序》一文更优异。此文讨论《春秋》《公羊》《谷梁》《左传》的可靠性、出现的日期、作者、各版本的关系,证实《春秋》的确是当时的史录,不是凭空伪撰的。

  洪业回国后全力投注于学术工作。当时不少人抨击历史学家们,国家快要灭亡了,而且民不聊生,他们还闭门在旧东西上花心思,简直逃离现实。他们在那种情况下应否埋头做那些事,姑且别论,但却做得很及时。不久中日展开生死搏斗,接着是内战,以及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一整代的知识分子死的死了,幸存的工作能力也大为削减。

  (摘编自陈毓贤《洪业传》)

  注释:①季世:一个历史时段的末段;末代。②引得:即“索引”。(3)儒莲奖:由法国法兰西学院为纪念法国籍犹太汉学家儒莲而设,故名。有“国际汉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相关链接:

  ①洪先生平素与人论学,无论是同辈或晚辈,绝对“实事求是”……他博闻强记,最善于批评……但洪先生却又深受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的熏陶,对古人不肯稍涉轻薄。(余英时《顾劼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②洪业是文学大家,著作等身,但他那本英文著作《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仍是他在汉学界最具影响的一本杰作。(白先厚)

  ③拜读大序,则愧感弥甚。感会惠隆,愧我功薄。图书之收集,多由田洪都、薛瀛白、顾起潜诸君之力。学报之校订,几全由荣希白、八媛兄妹之劳。引得之编纂则尤聂崇歧一人之功。 业随诸君之后,虽亦薄贡其微,不过欲稍涤昔年教会学校忽视国学之羞尔。

  (洪业回胡适信《胡适手稿》第六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洪业的《礼记引得序》荣获一九三七年度儒莲奖金,但比较而言,《春秋经传引得序》以充分的事实有理有据地批驳了《春秋》是伪造的说法,更为优异。

  B.抗战前夕,洪业等人全力整理国故,被时人讽刺逃避现实。作者认为那些评价有失公允,通过分析日后的国家形势,作者认为洪业等人当时的研究及时且必要。

  C.燕京大学由默默无闻的教会学校,一跃而为全国知名的学府,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其中,作为教务长的洪业功不可没。胡适也许比司徒雷登更了解这一点。

  D.顾颉刚因不赞同洪业采用的“引得”二字以及检字法,便创建了全新的体例来整理《尚书》,《尚书通检》另由燕大出版;其他十二经则都由引得编篡处整理。

  E.作者回顾了洪业从燕京大学建校到抗战前夕的经历,突出了这位学者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使读者领略到一位杰出史学家、教育家的风采。

  (2)洪业先生作为“史家和教育家”主要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3)人物传记,是通过文字对人物历史形象的重塑。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重现洪业丰富饱满的形象的。(6分)

  ▲

  (4)作者为何称洪业为“季世儒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

  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7题)

  ①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晏同名小说改编,囊括了“凄美爱恋”“手足情深”“国仇家恨”等精彩看点,众小说迷们 。

  ②敦煌研究院专家提出建立全球敦煌学研究中心,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当地产业发展,这一观点 ,在学术界和当地引起强烈反应。

  ③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率先亮相,预示着无人驾驶汽车时代即将到来,并促使汽车行业

  的发展。

  A.拭目以待 石破天惊 日新月异

  B.翘首以待 振聋发聩 日新月异

  C.翘首以待 石破天惊 突飞猛进

  D.拭目以待 振聋发聩 突飞猛进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答案涂机读卡第8题)

  A.去年10月,我市开始实施的居家养老“一键通”惠老工程,将优先保障困难及特殊老人、中低收入老人的信息服务需求,并逐步惠及到全体老年人。

  B.猴年春节期间,亲朋聚餐、家庭购物和休闲旅游仍是节日消费亮点,境内银联卡跨行交易总金额创历史新高的纪录。 C.2015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D.针对琼瑶提出的侵权桥段,于正的律师称这些都属于特定场景、公有素材或有限表达,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强调于正的《宫锁连城》是独立创作。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是

  种群中较弱个体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加强种群的长期稳定性,从而减少灭绝的风险。

  ,结果发现,鱼群中混有多种不同的性状,会对种群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些在近海珊瑚礁区发育的幼鱼更可能成为“赢家”,更可能返回成年时的栖息地;那些在潮池区发育的幼鱼可能成为繁殖的“输家”,但它们通过增加数量和减少波动,为种群的稳定性做出了贡献。

  A.研究人员对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进行了研究

  B.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

  C.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生活在新西兰潮池和近海珊瑚礁的小型鱼类时

  D.一种生活在新西兰近海珊瑚礁和潮池的小型鱼类被研究人员研究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臭氧层是地球的大气防护层,可有效防止某些太阳射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已证实的太阳射线伤害包括引发皮肤癌、农作物减产等。如果各国不采取行动保护臭氧层,① 。臭氧层自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明显损耗。最近,科学家经过严密监测证实,在历经多年损耗之后,② 。这是科学的胜利,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南极臭氧层空洞依旧存在,③ ,仍需各国共同努力。

  下图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O2O模式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顺序合理。(6分)

  下一页查看>>>四川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附解析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