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高考语文备考 >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正文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1-17 15:32:17

  在云南高考语文备考时间里,多做诗歌鉴赏是掌握诗歌鉴赏技巧的重要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供考生练习。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8-9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1)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从全诗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要分析。(6分)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

  8. (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作者将寺、桥、花、柳拟人化,用“忆”“怜”“待”“无私”描写山寺之景,山寺仿佛忆起我以前的游览,溪桥对我的再渡感到高兴,花绽开笑脸,柳舞动腰肢,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2分)生动形象,别具情味,表达作者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2分)

  运用了反衬(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作者以此美景来衬托自己的“客愁”,以喜写悲,益增其哀。(2分)

  (两种手法任选其一即可)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①明确手法,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手法2分,分析2分。答对一种手法及其分析即可。评分标准:答出一种表现手法得1分,能结合诗句分析再得1分;两首诗中能各答出一种手法并分析得当的即得满分。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作者通过描写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等,表现了景色的美好,从而表达了自己再度游览时的喜悦之情。(2分)

  ②在美好的景色中游览,暂将客愁忘却,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愁绪(或强作豁达)的情感。(2分)

  ③作者流落西南,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作者满腔愁愤,难以排遣,只好寄情山水,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2分)

  解析: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去分析诗歌情感。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二)

  茶瓶儿

  (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②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8.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答:

  9.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6分)

  答: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

  8.答案:

  上片勾勒了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2分)。春深时节,海棠花下,女子轻歌慢吟,曲调柔美,歌罢落红点点,点缀在翠衣上(2分)。春景的美丽烘托了女子的美好(1分)。

  (补充说明:形象特点答“善歌”1分,娴静、妩媚、沉静、娴雅、柔美、静美等意思相近的词均可得1分)

  9.答案:

  ①上片是虚写(1分)。写去年此时在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女子,女子在花下浅吟低唱,与海棠花融为一体,美丽非凡(1分)。

  ②下片是实写(1分)。词人写眼前景物,感叹物是人非,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像是要追寻着东风远去(1分)。

  ③本词虚实结合(1分),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逝去的叹惋(1分)。

  (分析语句意思相近即可)

云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云南高考古诗鉴赏专练题含答案

2.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

3.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强化题及答案

4.浙江高考古诗鉴赏练习题带答案

5.黑龙江高考古诗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6.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