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
用考网【高考语文备考】 编辑:焯杰 发布时间:2016-11-15 16:05:34
备考阶段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答好高考古诗鉴赏题,是海南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供考生提高练习。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一)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
8.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结合一、三两联,2分。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扣1分)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结合二、四两联,只答出情感,不结合诗歌少一联扣1分。共3分)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参考: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 (1分),看似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2分)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括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3分)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二)
之零陵郡次新亭
(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
[注]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间诗人。范云由京官而外放,去荒僻的零陵郡任内史,途中在新亭逗留数日,并写下了这首诗。
⑴本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2分)
⑵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答案
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⑵.诗人抓住“江”、“天”、“树”、“烟”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江水浩渺、烟树迷濛的景象,(1分)营造了一种广渺寂寥、迷濛淡远的意境。(2分)表达了作者孤独、迷惘的心情,流露了仕途之忧和飘零之感。(2分)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海南高考古诗鉴赏强化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高考语文备考】图文推荐
- 上一篇:海南高考古诗鉴赏专练题及答案
- 下一篇:海南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