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 勇敢面对焦虑
用考网【高考心理】 编辑:未知 发布时间:2015-03-05 18:21:26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于1952年实行,于1965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 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配进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的学府。一些学习意志强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是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勇敢面对分离焦虑
济南考生王欣获知自己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心里既激动又有些害怕。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离开父母到北京读书了,要独自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这让从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她有些不知所措,越想越怕,经常抱着被子偷偷流泪。
“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只顾埋头学习,对社会缺乏基本了解,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些都是当代高中毕业生的真实一面。”单如波对即将与父母分离的高考生提出建议:一、利用假期帮助父母做一些洗衣、做饭、购物等家务,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对要去就读的大学和生活的城市以及大学生活多些了解,可以上网搜索,也可以跟在校大学生作一些交流;三、上大学前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独立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韦志中分析说:“一个人的第一次分离是从母亲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从此,就踏上了一段不断要经历分离的路途。离开家到幼儿园,从妈妈身边走到社会等,一生中要经历好多次的生离死别。心理学称之为分离焦虑,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这些分离如果处理得恰当,可以让一个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还可以拥有更高的幸福感,也更有勇气面对未来。反之,就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分离焦虑需要科学地处理,焦虑往往是对未知的一种想象性的心理体验,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无力应对产生的这种体验,会随着设想的危险没有被证实,而逐渐消失。还有一小部分个体,因为自身心理素质过低,会在没有验证之前就挺不住了,这就需要身边的人给予积极的支持,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在开学初期,针对新生开展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对王欣这样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
【高考心理】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