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健康饮食 > 《高血脂症的健康饮食 高血脂患者应少吃什么》正文

高血脂症的健康饮食 高血脂患者应少吃什么

用考网【健康饮食】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1-23 09:48:27

  高血脂是如今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如何通过饮食恢复健康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血脂症的健康饮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血脂患者应少吃什么

  高血脂症的健康饮食

  1、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与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粗纤维在肠道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2、多吃大豆食品。大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下降,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着,有利于防治高黏度血症及高血脂症。

  3、多饮水。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4、多食含钙食物。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高血脂饮食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黑木耳、核桃、鱼等。

  5、宜多食含钾食物。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高血脂饮食含钾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6、多食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梨、猕猴桃、柑橘、洋葱、大蒜、香菇、木耳、大豆及制品等。

  高血脂患者饮食原则

  1、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多食含钙食物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人高钙食物,能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花生、红枣、海带、黑木耳、核桃、鱼等。

  3、宜多食含钾食物

  钾在体内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含钾的食物有: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等

  4、多吃蔬菜和适量吃水果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良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建议在食物多样的原则指导下,多选用红、黄、深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重要来源。为预防高血脂的发生,每日进食500克水果(正餐)和2个水果(加餐)是必需的。应注意的是,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

  5、每日进食适量豆类及其制品

  大豆卵磷脂有促进肝中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所含有的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且能够抑制动物胆固醇的吸收。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都是必需的。但由于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贮存,过多摄入豆类制品并无实际益处。每日进食2两左右的豆类制品是适宜的。

  高血脂患者应少吃的食物

  1、减少糖类和甜食

  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肝内脂肪肝的形成。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有谷粮供应,不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

  2、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还应合理调剂饮食结构,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腻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变加快。

  3、少吃食盐,以清淡为宜

  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

  4、少喝酒

  酒精对人体的影响是弊多利少。首先,酒精含有高热能,1克酒精可以产生7千卡的热量,是导致肥胖的重要饮食因素。其次,饮酒可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正常进食,以至于发生各种营养素缺乏。还有,酒精的最大危害是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发生的危险;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

  5、控制能量摄入

  对于脂肪肝患者热能供给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脂肪肝病人每日供给30~35千卡/千克,以防止发胖避免加重脂肪堆积。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日20~25千卡/千克,控制或减轻体重。

看过“高血脂患者应少吃什么”的人还看了:

1.高血脂不能吃什么

2.血脂高不能吃什么

3.高血脂吃什么降血脂好

4.血脂高吃什么好

5.吃什么可以降血脂

6.血脂稠吃什么好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