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网 > 学历类 > 高考 > 各科备考 > 地理备考 > 《高中地理怎么快速记忆》正文

高中地理怎么快速记忆

用考网【地理备考】 编辑:谢君 发布时间:2017-03-16 08:50:41

  高中地理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要掌握一些知识点快速记忆方法。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中地理的快速记忆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怎么快速记忆

  高中地理的快速记忆方法

  一、浓缩记忆法

  即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知识主要特征,用简要的语言高度浓缩,然后再展开记忆。如对于洋流流向,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向,南半球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气旋型洋流”)。再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可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南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某地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二、字头与谐音记忆法

  字头记忆法即把要记忆知识部分的字头排列起来记忆,应用时再展开,引出整体内容。这种方法对于记忆需要排列时间或空间位置顺序的知识很有帮助。谐音记忆法是将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有趣的语言,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如俄罗斯西部两条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是:伏尔加河、鄂毕河,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记忆为“富了”。再比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谐音记忆;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采煤工业、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可以记忆为:计(机)划(化)采访钢(一位名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可采取谐音:爸爸四十八岁。

  三、形象记忆法

  即借助人的形象思维,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构成某种实物、数字、或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记忆。形象记忆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复习中国政区轮廓时,把各个省区的轮廓归类为人们熟悉的人和动物形象,如广东省形似一个象鼻,象鼻延伸的方向是南海,所以称之为“伸进南海的象鼻”;辽宁省形似一个逗号;广西形似树叶;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云南像开屏的孔雀……。这样,在谈笑之间掌握了知识,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四、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记忆。比较记忆法即把相反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异同点进行归纳。从而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它启发了思维,在比较中了解了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正确得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和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这样提高了认识地理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中国地理中,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理环境,等特点进行综合比较:秦岭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大于0℃,大于等于10℃积温4500℃以上,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水地为主等;而秦岭一淮河以北地貌以平原、高原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小于0℃,大于等于10℃积温4500℃以下,温度带是温带,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等。通过这种方法对比,不仅获得了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能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于一体,达到理解性巩固。

  五、联想与理解记忆法

  根据某些地理事物在时间、空间、性质、成因等方面有联系,可通过联想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如在复习亚马孙平原时,从同一地理空间联系,想到亚马孙河,由于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想到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物种丰富,但是破坏严重。再如,根据因果推理式的分析,可推出对流层的三大特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容易导致大气的对流运动,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内又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造成复杂而多变的天气现象。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一、提高整体梳理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二、提高地图的解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中的图片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一)掌握好读图的基本步骤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二)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三、提高地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前复习地理的技巧

  1、回归教材 查漏补缺

  同学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对照《高考考试说明》,重温教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在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侧重宏观,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如大气受热过程、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地质作用、河流、等值线、区域特征等。

  最后阶段需要同学们将知识“内化”,根据自己的思路将知识系统梳理一遍,重新回归教材,温习错题,查漏补缺以达到知识升华、能力升级。这一阶段重新阅读过去做过的各种练习题和考试卷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对过去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补救。把一模二模做的所有的模拟考试卷子,加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拿出来研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研究答案。

  2、重视图表 反复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历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考生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图表的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规定,已“将各种比例尺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作为高考的重点考核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对地图应给予高度重视。

  3、关注社会 聚焦热点

  回顾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建议同学们将近年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加以梳理,搞清这些热点发生的地理背景,找出这些热点的可考因素,各个击破。

  从历年高考答卷情况分析,基础不牢是丢分的主要原因,而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则是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此在冲刺阶段提高学科能力是决胜高考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知识结构、灵活的图表分析技能和良好的答题技巧是提升学科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因素。


看过“高中地理怎么快速记忆”的人还看了:

1.怎样快速记忆高中地理的方法

2.如何培养高中地理学习中记忆能力

3.快速识记高中地理地图的四种方法

4.高中地理学习的地图记忆法

5.高中地理知识记忆方法

6.怎样记忆地理的方法

Copyright @ 2006 - 2017 用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4

回到顶部